分享

男子半夜'痛风'疼哭了,医生直言:这2种食物别再吃了!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9-03-03

男子半夜'痛风'疼哭了,医生直言:这2种食物别再吃了!

痛风,痛风,痛不欲生!

痛风,乍一听像是因'风寒入体'而产生的病痛。实则不然,痛风多因'酒肉生活'导致的尿酸高而产生,疼痛起来甚至有'十一级剧痛'之称。

马大叔今年51岁,平时特爱吃肉,尤其是猪脑、鸡肝等动物内脏。年轻时家里条件有限,后来孩子成人,家里条件慢慢好了,就开始没有节制的吃。

马大叔知道,酒肉多了对身体不好,但就是喜欢,一天不吃,就感觉浑身难受、饭菜也没有味道。

大约十年前,马大叔因吃动物内脏引发了高尿酸症,右脚第一跖趾关节在半夜也时不时隐隐作

痛感不重,马大叔也就不甚在意。后来马大叔渐渐发福,右脚第一跖趾关节也开始慢慢变大,红、肿、透亮,甚至在这天半夜痛的'死去活来',老大年纪了还呜呜的哭。

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后,经一系列检查,被确诊为'痛风',无法一次性治愈,只能慢慢调养。

为何'痛风'越来越多?提醒:多半是3件事害的

第1件:'吃'出来的痛风

临床数据显示,近6成的痛风和'吃肉'有关。

肉,营养价值较高。但现代人吃肉的方式,对身体的损害远大于好处。

以猪脑举例,每100kg猪脑中,约含有1950mg嘌呤。

而正常人每天的代谢的'极限'是800mg左右。而嘌呤和尿酸高低是成正比的,若嘌呤摄入太多,人体代谢不过来,就会直接造成'高尿酸症'。

长期、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会使尿酸持续累积,诱发痛风及'痛风石'。

第2件:'喝'出来的痛风

酒,是一把双刃剑。少喝有益,多喝伤身。

酒的代谢产物为乳酸,而乳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值升高,引发急性痛风

此外,乙醇还会促进嘌呤分解而直接升高尿酸。

同时,酒本身就含有大量嘌呤成分,因此,大量饮酒可致痛风发作,长期饮酒可发生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病人最好不要喝酒。

第3件:'拖'出来的痛风

嘌呤控制不好,会导致痛风的发生,'高嘌呤→高尿酸→痛风'三部曲。

其实,嘌呤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重视,不积极降低它。大部分嘌呤高的患者早期经诊断、治疗,发展为痛风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研究显示,若没有得到适当治疗,30%以上的高嘌呤会进展为痛风

'尿酸高'则更为严重。当尿酸一点点在体内沉积,就会直接造成痛风石的发生。

生活中,降嘌呤、溶解尿酸,做好3件事

第一:以茶代酒,减少痛风发生

凡痛风药物,皆对肾脏有较大伤害。

而喝茶,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菊花茶中含有的菊甙等物质,可以抑制嘌呤合成;含有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溶解尿酸,促进其排出。

云台冰菊——补充菊甙、黄酮,防痛风

嘌呤过高是痛风的最大病因之一。它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当嘌呤过高,就会升高血尿酸浓度,使关节肿大。

而尿酸过高时,就会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软组织和肾脏中,引发痛风、关节肿大。

研究发现,菊甙、黄酮可以抑制嘌呤合成,胆碱、碱、水苏碱、小蘖碱等碱性离子,可以溶解尿酸、促进尿酸排出,但这几种物质需要从植物中获取

主要来源:云台冰菊

每日泡服云台冰菊即可满足菊甙、黄酮的摄入,减少嘌呤合成,降低尿酸含量。

第二:合理饮食,避免痛风复发

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类食物,避免痛风复发。

对痛风患者来说,以低嘌呤为主,提倡'两限制两提倡',即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提倡低脂奶制品、菊花茶水。

第三:作息规律,少熬夜

保证合理的作息,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尿酸代谢,减少痛风发作。

古人云'积劳成疾',而睡眠不足,会使嘌呤紊乱、代谢不及时,长期疲劳,不仅会加重痛风,还会增加猝死几率。

最后,科普一个痛风'小知识'

痛风是慢性疾病,是尿酸持续累积产生。

多数痛风药物都对肾脏有较大伤害,治疗效果往往得不偿失,所以临床上有效的药物治疗不多。

但尿酸既然能累积,也就可以排泄出去,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饮食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