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鞭打快牛

 马兴鹏 2019-03-03

/马兴鹏

有这么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一位农夫养了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一天,农夫拉着两头牛到田间耕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黄牛任凭他怎么吆喝就是不走,打一鞭才走半步,折腾半天没犁得多少田,无奈之下,他换上水牛。水牛倒是很自觉,不用怎么吆喝就主动拉着犁往前走。农夫也觉得很轻松。但他还是不断地鞭打水牛。水牛很是不解,就停下来问:“主人,我已经尽心尽力地帮你拉犁了,怎么还老是打我?”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打你,你跑不快,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犁完田?少废话,快走!” 说罢又是一鞭。多次挨鞭子的水牛想:自己跑得越快,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机会就越多,而黄牛却在旁边悠哉游哉地吃草,真不公平。于是,水牛一气之下挣脱犁枷跑了。农夫看着远去的水牛,不觉无奈叹息!

现实生活中,和这个寓言中相类似的事情可谓比比皆是,被称之为“鞭打快牛”现象。比如——

李建是某公司的老人,在公司干了好几个人的工作,质检、技术支持、产品研发、出差拓客,甚至公司的电路电脑维修、设备维护也都是他在干。

近年来,随着物价上涨,李建感觉工资待遇不够用,李建了解其他公司的待遇,自己的工资偏低,便向领导申请加薪,结果,领导不同意,说李建还需要更加努力。

于是,李建辞职找到新的工作,薪资待遇比以前那个公司高出很多,而且,只负责技术一项,工作非常轻松。后来,以前那个公司领导找了四个人来替代李建的岗位,而且还给每个人都加了薪,但还是忙不过来。以前公司的领导只好打电话,召李建回去工作,李建拒绝了。

一个努力干活的人与偷奸耍滑的人,一个月的工作量差别有多大?举个例子:就拿搬砖来讲,至少是一辆大卡车的区别。在一个科室里,努力干活的人工作量能够占到整个科室的50%以上,一个人至少能顶四个人,积极者的工作效率和消极者的工作效率相比,能差出几十倍。这不是传闻。

努力干活人的成绩展示给领导,领导以为是他的工作职责,没什么惊讶,认为这是他应该做的,不仅如此,把更多的工作安排给他,这种“鞭打快牛”的现象在一些单位比比皆是、屡见不鲜,谁的能力强一些,工作效率高一些,就一直使用谁。比如,你勤快,义务劳动多半会被“组织”;你能干,时而被派到更苦、更累的岗位上去“历练”;你勇敢,就被派去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立功”;你善写,每天有各种材料等待“烹调”……使这些人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谁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那么干工作的是他们,让荣誉的是他们,放弃休息的是他们,让好处的还是他们……因为你能干,什么都叫你干,不断有更多的工作安排下来,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而那些不能干的人,或者说偷奸耍滑的人上班时间看看报、喝喝茶、吹吹牛,去领导办公室转一转、套一套近乎,结果,不但在福利待遇上没少拿,而且往往得到提拔重用。原因是能干的就要多干,干得越多,犯错误的机会就越多,被批评的次数就越多,就像勤快的水牛一样跑得越快要犁的田越多,被鞭打的次数就越多。而平时偷奸耍滑的人,恰好是干得少过错就少,还也有时间和领导在一起拉关系、套近乎、聊感情,甚至给努力干的人打小报告、穿小鞋,时间久了,在领导那里留下个好印象,考核评定时就会得个好评价。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鞭打快牛”不公现象和悲剧的出现,实质上是领导无能、领导力不足的表现,给单位和工作带来的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会挫伤“快牛”的积极性。如果只是一味地“扬鞭策牛”,甚至“干的事情多,惹的麻烦多,挨的批评也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快牛”失去锐气。

二是会造成人才的浪费和流失。本来有些人是有某种特长的,但因害怕被多干活而故意掩饰谎称自己没有特长;本来能干好某项工作,但因害怕干不好、挨批评便称自己不会干,导致出现工作推诿、扯皮。久而久之,许多有才能的人就没了心力和动力,变成了“慢牛”,或者干脆“愤蹄”离去,从而导致人才浪费,甚至人才流失。

三是会纵容一些“慢牛”懒惰、不思进取的毛病。不可否认,一些单位的“慢牛”不争做工作却争荣誉;不争做贡献却争待遇。别人吃的苦、受的累,他一概视而不见,一旦谁得了先进,拿了奖金,他就会眼睛发红,肚子发胀,脑袋发昏。有一些单位对这类“慢牛”不是鞭之策之,而是采取了提职、换岗等办法。试想,既不需要付出又可以得到实惠,谁还愿意去“傻乎乎”地当那出力不讨好的“快牛”?

四是会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一些单位的领导之所以喜欢“鞭打快牛”,是因为嫌使用“慢牛”费心费力,如此这般,既造成了忙闲不均的不合理现象,也影响了“慢牛”自身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如何才能纠正“鞭打快牛”现象呢?其实也不难。从领导方面讲,就是要不断转变作风,一方面,要对积极主动、十分卖力干活的“快牛”多喂草多供水,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多做“慢牛”的工作,指路子,压担子,挨鞭子,使“慢牛”迈开步子,赶上“快牛”。从制度方面讲,就是要真正奖勤罚懒,把干部的使用和工作实绩挂起钩来,使“快牛”快得称心,使“慢牛”再也沉不住气,逼他们潜心学习钻研,勇于实践锻炼,在经常性的摔打中提高本领,时间长了,当初的“慢牛”就会慢慢地“快”起来,这样才能在单位真正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