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谈孩子,今天谈下父母。百度seo优化排名 文章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父母健在,90岁的人还是孩子。 父母离开,30岁的人已成孤儿。 ——01—— 如果没有父母的期待,如果没有亲情的牵绊,我们会不会活得更自由,更舒展,更洒脱一些? 在一档节目上,32岁的演员焦俊艳和47岁的导演高亚麟一起吃饭聊天时,发出这样的疑问。 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这个问题,直指这样一个内核: 这一生,我们到底该活成自己渴望的样子,还是活成父母梦想的样子。 即将知天命的高亚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谈了自己的一个体悟: 父母,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父母在时,不管你是30的青年,还是60岁的老人,你都觉得死亡还很遥远,你老觉得有堵墙挡在你和死神之间。 但父母一没,你一下子就要直面死神,一下子就明白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没有父母兜底的人。 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父母以诉求和期待给子女施压,而是已经失去了父母这堵墙的父母们,想在仍是子女那堵墙的最后岁月里,拼尽全力张开翅膀庇护子孙,见证孩子们活成岁月静好的模样。 ——02—— 父母,为什么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这墙健在时,我们能躲在墙下的温暖之地,晒晒太阳,背背风霜。 今年春节,有个感人视频走红了网络: 2月6日,大年初二,江苏连云港,105岁的老母亲,伸出瘦成干柴的手,从棉袄口袋里拿出压岁钱塞到74岁女儿手中,叮嘱已经当奶奶的女儿:
拍视频的苏先生说,当他看见姥姥给二姨发压岁钱那一刻,感动得心都融化了。 这个只有短短几十秒的视频,也让很多人心头一暖: 不管你多大,在妈妈眼里都是小孩子。不管妈妈多老,都没忘给你发压岁钱。 这样温暖又平凡的镜头,在寻常人家一直都没有断过。 2018年春天,山西太原71岁的冯大爷,手上长了囊状,医嘱不能碰水。连续19天的时间,都是91岁的老母亲,每晚给他洗脚。 冯大爷说,一开始,他不同意母亲给自己洗脚,母亲执意要给他洗,每天休息前都要搬个小凳子坐在他床前,做好给他洗脚的准备,他只好遂了老人的心愿。 有妈爱的孩子,70岁还是块宝。有妈在的日子,患病了也有人照料。 妈妈就像一堵墙,隔开岁月和病患,撵走恐惧和无助,守护着她那也已老去仍有人疼的孩子。 ——03—— 父母为什么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这堵墙倒塌后,我们终将在残垣断壁间,看透生命无常,觅得活着真相。 在《我与地坛》这本书里,史铁生曾这样回忆他那心思敏感又猝然离世的母亲: 他截肢后,意志消沉,脾气暴躁,性情古怪,只有母亲小心翼翼又牵肠挂肚地陪伴他。 怕他总是呆在屋里变得更糟,又怕说多了话会让他反感,母亲常常自言自语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挺好的。” 每次他出去,母亲跟去怕伤了他的自尊,不跟又怕他遇到意外。只好在他出去后,偷偷去地坛找他。但母亲的视力不好,寻找困难,常常是,他已经看见了母亲,母亲还没有发现他。 后来,在菊花开满北海的日子里,准备推着他去赏菊的母亲,进屋换衣服时突然倒下,猝然离世。 年幼的史铁生和母亲 母亲走后,生与死之间的那堵墙轰然倒塌。曾三次自杀的史铁生,透过残垣断壁看清死亡真相,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下去的希望: 纵有一万种选择去死的理由,但死却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么耽搁,也不会错了的事,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他要活下去,活成母亲的骄傲,活出母亲在世时希望的样子,活得轰轰烈烈、完完整整、铿锵有力。 350万字的《史铁生全集》,是作家轮椅上摇出的苦难与辉煌,也是母亲遗愿里流淌的深爱和期望,是一个失去了母亲这堵墙的儿子,拼尽全力与死亡的搏斗和较量。 ——04—— 父母为什么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这堵墙的两边,一边是我们的源头和故乡,一边是我们的归宿和流浪。 在《我与父辈》这本书中,作家阎连科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他的父亲——一位中国农民短暂而病患的一生。 阎连科的父亲患有哮喘病,但为了让家里多种粮田、熬过饥荒,为了给儿女们修房盖屋、结婚娶亲,直到病入膏肓,他才去住院。但,因拖得太久,因病得太重,不到60岁的父亲很快撒手人寰。 阎连科说,数十年的人生中,他最无法忘记的两句话,都和父亲有关。
两句平常无奇的大白话,就像一个分号,和一个句号,囊括了天下父母的心声:
阎连科坦言,在写这本书时,每写一会儿就要去卫生间哭一场。而每哭一场,他就觉得离父辈更近一些。那眼泪,是一个流浪太久的儿子,对他的父母、他的过去、他的故乡的忏悔及回响。 父母就像一堵墙,墙在,老屋在,故乡在,我们的源头在;墙倒,老屋塌,故乡亡,我们的源头殇。 但,仍要写下去,活下去,走下去,爱下去,因为我们站立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与墙、灵魂和故乡。 ——05—— 父母为什么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这堵墙承载着爱与活着的重量,足以让死神望而却步,羡慕敬仰。 父母为什么是我们和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因为,这堵墙守望着梦和心门的故乡,足以让血脉传承安放,不再流浪。 所以,不要嫌弃这堵墙,它不过是期待你也活成一堵墙,不必为它,也不必高大,头顶蓝天,不惧风沙。 不要遗忘这堵墙,它就在你一转身就能靠着的地方,不计索取,总是守望,一年四季,无论风霜。 愿看到此文的你:善待父母这堵墙,莫忘父母这堵墙。在每个太阳升起的日子。在每个有家的地方。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 |
|
来自: 昵称6251338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