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丘之国”卢旺达共和国地处非洲中东部内陆、赤道南侧,它东临坦桑尼亚,南接布隆迪,西连民主刚果,北交乌干达。东非裂谷成就了它高原多山、湖泊环绕的地形地貌。全域风景如画,气候宜人,2.63万平方公里国土遍布1800多座大小山丘。 卢旺达的族群构成中胡图人占85%,图西人14%,特瓦人1%。一直以来,胡图人种地,图西人放牛,特瓦人狩猎。全国45%和1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与新教,44%信原始宗教,1%信伊斯兰教。卢旺达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前者在全国广泛使用。全国人口1191万(2016),育龄妇女平均产子6个,人口密度431人/平方公里,稳居非洲第一,高出生率下发展压力巨大。 1962年7月1日,卢旺达以共和体制宣告独立。1994年种族仇杀后,图西人卡加梅牢牢掌握卢旺达政权,为消除建立在种族差别基础上的族际矛盾,卡加梅取消身份证中“族群”一项,把所有居民统称为“卢旺达人”。2001年,卢旺达新国旗法改原竖三色为横三色,同时以蓝色代替红色——历经劫难,国民不堪象征鲜血的颜色…… 半个世纪的苦难成就一个传奇——卡加梅。他经历奇特,是当今唯一先在古巴、后在美国接受军事培训,最终担任一国总统的非洲人。他百折不挠,为恢复稳定出兵民主刚果,国内树立威权。以他为代表的图西人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和家园情结,从1994年底和平过渡期开始,来自周边邻国的75万图西难民返回故乡,卢旺达的族群比例恢复到大屠杀前的水平。世纪之交至今,国际社会为卢旺达提供了巨大的援助,其中有道义上弥补未能阻止大屠杀的成分。 强有力的卡加梅政府带来一个法律健全、体制完整、民生改善、2005年起经济年均增长7%的新卢旺达,昔日封闭保守的山地国家正变成该地区服务业、农产品加工、旅游以及交通运输的中心,矿产、咖啡、茶叶、高山玫瑰成为4大出口产品。该国2016年实现GDP83亿美元,贫困率44.9%,预期寿命64.5岁。 卢旺达的成功故事远不止经济。这个国家至今保留着代代相传的古老民俗“乌姆冈达”,即邻里间相互帮助。还有“妇女能顶半边天”。卢旺达男女比例为93比100,曾被称作“没有男人的国度”。浩劫之后,妇女承担起重建国家的重任。2010年内阁中女部长占40%,众院占56.3%,公务员中占6成。这一局面既有史上图西王后权倾一时的余波,更因卡加梅重视提高妇女地位,宪法规定女性在决策和执行部门不得少于30%,不足的是妇女家庭地位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