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阅读经历

 江山携手 2019-03-03

李镇西老师的《我的阅读史》,让我震惊!想想自己阅读的书籍,简直汗颜,羞愧得无地自容。

我最初阅读(也不能叫阅读,只能叫看)的只是一些连环画。记得小时候,姑姑家开了一个租书店,主要对外租借小说和连环画。那时候,我阅读了很多连环画:《白毛女》、《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毛流浪记》、《小萝卜头》、《杨家将》……这些连环画里精美的图画深深地吸引着我,当时,我不识字,只是翻阅图画书里精美的图画。再后来,电视进入了平常百姓家,租书的人越来越少,姑姑就把书处理了,我也到了读小学的年龄。

 上小学时,我的课外读物很少。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每月两期的《故事会》便是我课余的消遣。《故事会》里的一则则经典的笑话,让人忍俊不禁,忘却了烦恼;短小但情节曲折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连载小说让人欲罢不能!每每捧着它,一气呵成,全部读完才肯罢休。每期的《故事会》都会被我反复翻阅很多次,有的故事已经烂熟于心,故事里所透出的人生哲理滋润了我的心房:《见证这一份亲情》告诉我亲情多么无私,多么可贵;《站在明处说话》教会了我做人要正直;《玫瑰花的秘密》展现了人的宽容……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本叶圣陶老先生的《稻草人》,我便如痴如醉地捧着读了起来。稻草人的心地非常善良,它非常同情受害者,为了扑灭主人的仇敌——蛾子,他愁眉不展,像害了病似的,伤心极了;为了能让生病的孩子有一口茶喝,他宁可自己烧为灰烬,也在所不惜;为了挽救那名悲伤妇女的生命,他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昏倒在田地中间。稻草人是一个富有同情心,不怕牺牲自己,一心想去帮助别人的好心人。他多想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人,但连这他都做不到。他恨自己对每一件事情都无能为力。我跟着他一起伤心,一起难过,一起痛苦,一起哭泣。 
 进入中学,受语文老师影响,喜欢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和《野草》。鲁迅先生的小说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精神“病苦”。《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就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侧重描写的是他们一家的精神愚昧;在《故乡》里,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困,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祝福》用祥林嫂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神权下老百姓的痛苦生活。他的作品激起了我对封建社会的愤怒,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 ,对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的同情。 也曾一度喜欢上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田园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那种超然脱俗,清清静静的生活让我着迷,那种人人劳动,自给自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的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令我向往!那时,琼瑶的小说受到大家地热捧,我也不例外:《月朦胧,鸟朦胧》、《彩云飞》、《鬼丈夫》、《新月格格》、《心有千千结》、《一帘幽梦》、《在水一方》、《青青河边草》。 
 高中三年,学习任务很重,阅读简直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虽然这样,我仍动容于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楚留香传奇》、《新月传奇》、《绝代双骄》、《雪山飞狐》、《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小说里一个个侠肝义胆的英雄,身怀绝技的侠女是我的偶像。读这些书籍很辛苦,都得偷偷摸摸进行,因为家长和老师都极力反对。我想,这对我的性格有一定影响,后来以至于现在,我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尽己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也一直从事英语教学。来到新苗,命运和我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学校不缺英语教师,安排我教语文。于是,我报读了四川教育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这期间,我阅读了一些专业书籍。《古代文学作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儿童文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等。对苏轼和李清照的词情有独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喜欢苏轼的的洒脱与豪放,专情与伤感,抱负与执着。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正气,浩然风骨,充斥天地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一个纤纤弱女子,如此的胸怀,如此的气魄委实让人震撼!“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个悲惨凄凉,饱受相思之苦的弱女子又让人倍感同情。李清照两种不同风格的词,引起了我对她人生经历的探究。为了搞好教学,我也阅读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籍和杂志《我的新课堂故事——小学语文教学趣谈》、《有效教学》、《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优秀教师成长的九堂必修课》、《小学语文》、《小学班主任》……《听窦桂梅老师讲课》一书,真是文如其人,别具一格的标题,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使人不忍释卷。 令我钦佩的是,窦老师是一个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思想、见解是属于窦老师自己的,是窦桂梅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在本书中,窦老师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在新苗的前两个年头,这些书籍为我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指明了方向。再后来,我拜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学习他的班级管理理念,模仿他对班级的管理;张万祥老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让我明白了,一名普通教师要想从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锤炼中升华,在探索中进步,在‘积识’中‘成智’。”让我很受启发。我牢记这几句话,并时时要求自己运用到我的工作中。在名家们地指引下,我努力地实践着,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我的班级被评为区级“优秀班集体”,同时,我也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微型课题“家校合作,提高学生家庭作业质量研究”获校级一等奖。 
 2011年,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一年。新苗小学与武侯实验中学合并,更名为“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迎来了新的挑战,新的机遇。在这里,我遇到了李镇西校长,接触了新教育。我这才发现,原来教师可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师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带动学生进步和家长改变,这样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着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的行动论打动了我。我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优点,唯有“坚持”一直陪伴着我。我迫不及待地重温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这次,我对新教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李校长,我认识了郭文红老师,拜读了她的《发现班主任智慧》,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体现了郭老师的智慧,我爱不释手,仔细阅读并批注了很多感悟。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让我积累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法。这段时间,我疯狂地爱上了阅读:《手心里的光》、《李镇西教育讲演》、《我的教育心》、《做最好的老师》一一阅览。李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尊重在他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给我的班主任工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我也跟着孩子们阅读了一些童书:《小猪唏哩呼噜》、《不一样的卡梅拉》、《猜猜我有多爱你》、《彼得潘》、《大卫惹麻烦》、《跳舞》、《旅行》、《丽莎,离水远一点》、《亲爱的小鱼》、《朱家的故事》、《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神奇小问号》、《中华上下五千年》……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一起成长。每周四,是我班的晨诵时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了一首首经典的童诗:金子美玲的《全都喜欢上》、《全世界都在对我微笑》、《牵牛花》、《踏步》、《我和小鸟和铃铛》,雪野的《爱读书的树叶》,谢武彰的《春天》,张国男的《春天是这样来的》,英国米尔恩的《水仙花》,狄金森的《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金波的《走进书的世界》……享受着诗歌带给我们震撼和快乐! 
 现在,我每天都会坚持阅读,相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