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网师入学申请——我想做一名太阳式的教师

 艺之芳华 2023-11-10 发布于湖南

(不知不觉在新网师已学习三年,如今再回过头看这份申请书,略感稚嫩。但终究是花了两天时间琢磨出来的,也庆幸自己当年鼓起勇气提交申请书,才有了现在的自己。感恩新网师。)

李艺芳,女,30岁。2012年6月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同年8月由县教育局分配至桂东县东洛中心小学,三年期间担任过五、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语文教研组长。2015年8月参加进城考试进入桂东县沤江镇第二完全小学,至今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是赞扬老师的无私奉献和默默付出。不过我认为我们现在的老师应该像太阳一样。不仅温暖学生,也要温暖自己。”这是我在长沙实习的时候一位优秀教师告诉我们的,我非常赞同她这个观点,一直记在心里,也在朝这方面做了些努力。但是进城几年,中级职称遥遥无期,我开始消极了,面对越来越多教学以外的工作和任务,我对教育教学的热情减了一大半,只抱着不受批评就好的心态。去年因为自己主持了一个市级课题,提醒自己要多看一些教育类书籍,心中的教育热情好像又复活一些。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中说到:“哪一个老师的心情不曾春夏秋冬又归于恬淡?表面上看,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根本上却是教师关照自己内心的世界、不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一场人生修炼,度人度己。”“20多年前我和你一样,以为可以安安静静教书,后来才知道各种琐事令人分身乏术,手脚并用也不够,名师的做法是不发牢骚、想尽办法、统筹时间、尽力而为。”没有谁的成功走了捷径,都是因为有了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我不能因为周围的环境就放弃了努力,大量阅读就是给自己充电。去年秋季开始每天保证了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自己的内心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似乎对工作也没那么排斥了。今年新年我许下的愿望是:我要做一个阳光式的老师——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也给学生带来光明和希望!

义务教育阶段期间我的阅读量几乎为零,因为除了教材、习题册就是初中生导刊(小学期间好像没看过有小学生导刊)。2007年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小教大专部(现在统称为教育科学系),属于定向委培师范生。所以一开始上大学就知道自己以后会是家乡的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全县20个名额,我有幸考取,除了幸运之神的照顾,自我感觉还是优秀的初中毕业生。然而一山更比一山高,不管是普通话还是音体美方面,与长株潭地区的同学比起来天壤之别。我印象深刻,从未接触钢琴的我,第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是苦的,一首简单的儿歌《太阳出来了》,有的同学是可以老师上完课,稍微练十来分钟就能连贯地弹出来了,而我头一个月都是需要同学帮我找到中央C,然后再手把手教我。其他同学一节琴课时间练熟的曲子,我需要半个月,那个时候的自己真的好大的压力。文化课程和体育勉强跟得上,但是舞蹈课和音乐课感觉像是噩梦,自己上课再认真听讲,也消化不了内容。慢慢地自己越来越自卑,不喜欢与他人交流。只与同寝室的七个人一起活动,现在想来,我又是幸运的,她们都是爱看书的且有上进心的女孩,所以我也就跟着她们开始看书,起初都是她们推荐给我看什么,渐渐地自己也有了一些选择。书看得多了,心态自然也就不一样了。毕业时候自己还成了优秀毕业生呢!

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我们在城南书院校区上课。那里的图书馆有两层,一楼是期刊阅览室,在那里我读过美文多且很有智慧性的《读者》、小故事大道理的《意林》、贴近生活且能振奋人心的《青年文摘》,还有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中国教师报》;二楼的图书室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等学科领域,尤以小学教育、文史哲、毛泽东思想研究等。可那时的我,经常借阅金庸小说以及各类神话小说,比如《西游记》、《封神榜》这些,琼瑶阿姨的各种小说更是看了两三遍。一年后,对周围的环境更加熟悉,也因为参加成人自考需要买参考书目,于是经常去逛定王台大书市,整整三层,感觉一层都有我们桂东县城那么大。在那里找到了更多吸引我的书。例如《平凡的世界》、《根鸟》、《我的成长我做主--青少年心灵快乐游戏》,因为这三部作品开始阅读路遥、曹文轩、毕淑敏等作家的书籍。懵懵懂懂,到了大四,也就是2010年9月,我们搬到了东方红校区。那里的图书馆离我们的寝室只有五分钟的距离,所以也成了那里的常客。在那里既可以找得到各科教学论老师们推荐的《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听窦桂梅老师讲课》等跟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又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各类小说。毕业后发现现实的偏远山村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喘不过气来,曾经一个一个地找案例找方法解决,慢慢地随心所欲,凭自己的理解来,实在搞不定的就往政教处那推,所以刚开始工作这几年看的书更多的是关于生活类的,比如《37度女人》、《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幸福跷跷板》等。几乎没有看过专业书籍,就是偶尔看看《湖南教育》以及窦桂梅老师、王崧舟老师等名师的教学视频。2015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宝贝闺女,开始关注各种育儿书籍、早教绘本。2019年二女儿出生后,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上有点焦虑,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自己这几年工作上没有进步导致的,而且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有时会把不好的情绪传递给两个闺女。“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才是原件”,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我知道我如果希望我的女儿优秀,我自己就应该努力优秀,应该努力,应该有目标奋斗。后来在好友的推荐下,看了管建刚的《我的带班全程录》以及他的作文教学系列,并且在班上做了一些小尝试,班上的作文情况也确实有了些许改观。去年读了《傅雷家书》和《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后,备受鼓舞,觉得自己既然还在当老师,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去学,多阅读,多思考,尽力做一个阳光式的老师——不仅给学生带来光明和希望,也要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

去年把关注的各种公众号每天都会坚持去阅读,例如“镇西茶馆”、“小学语文”、“桂东教育”、“郴州教育”、“湖南教育新闻网”、“书法家园”等。今年“镇西茶馆”里的某篇文章中提到了吴非老师,所以一口气买下了他的一系列书籍,也一气呵成读了个大概,课堂上的笑声更多了,更加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性。《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更是让我明白了一件事——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伴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更新对学生心理和认知程度的认识,以便教学。教师是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今年暑假也是在“镇西茶馆”里看到的“教师联盟暑期读书会”,带着好奇心态参加了,一个月的任务读三本,第一本《非暴力沟通》,反复读了《让爱融入生活》和《重获生活的热情》片段,我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做生活的主人,爱自己,爱他人,爱生命!我还积极主动参加了读书分享会,精心准备了两天,让我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我要加强自己专业素养的想法。从新网师的寒暑假招生简章里,我看到了要学习的课程,公共必修课程以根本书籍研读为主,包括一些实践类书籍研读,涵盖哲学、心理学、教育学、课程理论及实践等领域。这就是我为什么想加入网师原因,我想让自己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遇到更多热爱教育的老师,我想跟着这些老师的脚步在教书育人的路上走的更宽、更远!

霍懋征老师说:“教育方法就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以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把孩子教好。” 窦桂梅老师说:“一个人的高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向上的姿态。”于永正老师说:“悟性和灵性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读书中来,从思考中来,从艺术中来。我的灵性和悟性,至少有一半来自艺术。”……有很多很多曾经看到过教育名言,也曾经鼓励我一段时间。一个人坚持学习的路上有点孤单,很容易就放弃了。这次看到了新网师的寒暑假招生简章,有这么好的机会,有着一群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热爱生命的老师同行,我一定会珍惜,预期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学习,我不敢保证做到最好,但我会尽力而为。人生在世不过几十个春秋,转眼即逝,为了自己想做的事努力过,不管结果如何,总归是满足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