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和丸、加味保和丸与越鞠保和丸有何不同?哪种好?

 时宝官 2019-03-03

保和丸出自朱震亨《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具有消食和胃之功,治大部分因食积所致的积证。方中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入脾、胃、肝经,尤善消肉之积;神曲味甘、辛,性温,入脾、胃经,健脾消食,善消酒面之积;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有燥湿醒脾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肾经,有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入脾、肺经,有理气燥湿和中的功效;连翘味苦,性微寒,入肺、心、胆经,有清热散结的功效;莱菔子味甘、辛,性平,入脾、胃、肺经,“食积即痰也”“莱菔子治痰,有推墙倒壁之功”其有消食化积下气的功效。

从生理上讲,脾胃位于中焦,其位置非常重要,犹如国土之中原地带,属承上启下、由内及外之枢机要地。胃主受纳,食物入胃后,经过胃的腐熟,将水谷分清降浊,“清”者,由脾运化,分布全身;“浊”者,降至小肠、大肠,进一步消化后排出体外。脾胃位于中焦,是身体最显要的位置,具有通和、承接上下焦的作用。所以,《黄帝内经》上讲:纳食入胃后,水谷之精微经过脾气的游溢,四布全身。而长寿的秘诀,《黄帝内经》强调的就是“饮食有节”。

从病理上讲,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则水谷不化,积于中焦。首先表现为脘腹痞满、呃逆、呕吐、腹痛、便溏等,进一步会影响全身,如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恍白,失眠多梦(胃不和则卧不安)。日久则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所以,《黄帝内经》上说,沉溺于酒色,不注意饮食起居,到了50岁身体就衰败了,谈不上什么长寿。

“和”,包括脾胃和、土木和(脾与肝和)、水土和(肾与肝和)、金土和(肺与脾和)等,这其中首要的就是脾胃和合。中安则大治,中乱则皆衰,中原之于全身,至重至要。

保和丸,就是保中和,中和乃大治,身体无恙。饮食乃天生大事。

食积之证有因饮食不节所致,也有因脾胃素弱所致,久病脾胃损伤亦可致。对于简单食积之症,用保和丸治疗就可以。若病情复杂或有许多兼证者,则需辨证施治。

保和丸是治疗食积的经典药物,传统的保和丸是每丸重9克的大蜜丸。成年人可以每次1-2丸,每日1-3次;小儿可以每次半丸-1丸,每日2次。

加味保和丸:保和丸去掉莱菔子、连翘,加厚朴、枳实、枳壳、香附、白术,加强了行气导滞的作用,尤其是可以增加肠蠕动以促进消化。

越鞠保和丸:越鞠丸亦为出自《丹溪心法》的名方,由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组成,具有行气解郁的功效,尤其适宜于食郁证。在越鞠丸5味药的基础上,加木香和槟榔2味药,增加行气消食的作用。

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中医科谢晓隽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