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亭序的未解之谜

 书画慈善 2019-03-04


兰亭


      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序》。此帖用笔以中锋为主,间有侧锋,笔画之间的萦带,纤细轻盈,或笔断而意连,提按顿挫一任自然,整体布局天机错落,潇洒流丽、优美动人。宋米芾诗云:“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历代书家摹本不下几十种,也是书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现象。

     明代画家钱榖所绘兰亭修禊图记录了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由来

     大唐贞观盛世,文韬武略的李世民对书法情有独钟,尤其喜爱“书圣”王羲之的墨宝,在天下广为搜罗。每每得一真迹,便视若珍宝。他还倡导王羲之书风,使得学王之风在贞观年间大为盛行。至太宗晚年,喜好王羲之更甚,还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虽然所藏墨宝甚丰,却一直没有找到王羲之的《兰亭序》真本。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兰亭序》,将之视为传家之宝,至第7代孙智永。智永逝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李世民听闻后,多次遣人索取,辨才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李世民便派监察御史萧翼刻意与辩才结交,用计骗走《兰亭序》真迹。

《萧翼赚兰图》局部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命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人分别临摹,拓数本以赐皇太子及诸王近臣,还下令将《兰亭序》真迹作为自己死后的殉葬品,同其他书法珍品一起陪葬昭陵。苏东坡为此有诗道:“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温韬——耀州节度使

     唐末五代时,军阀温韬在陕西关中一带任节度使七年,期间“唐帝之陵墓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唐太宗的昭陵也未能幸免。《旧五代史》卷七三《温韬传》记载:“昭陵所出金器,十万人三十日犹运不绝”。据说昭陵被打开时,那些陪葬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的书法真迹都在,而且“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被温韬盗掘出来的一些书法珍品,宋朝时还有人说见过。

唐昭陵

      除了《兰亭序》真迹陪葬昭陵的说法外,另外一个主流的说法就是真迹埋在乾陵。有传说陪葬昭陵的只是《兰亭序》的摹本,真迹被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调换了,陪葬在李治和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之中。


唐乾陵

      据史书记载,温韬的盗墓品目录中,并没有《兰亭序》。有人说温韬不通文墨,将《兰亭序》真迹损毁了;还有人说温韬把《兰亭序》真迹盗出,流落民间……因为温韬盗墓事件,很多研究者对《兰亭集序》真迹陪葬昭陵产生了怀疑,而乾陵又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被盗过的陵墓,埋存《兰亭序》的可能性最大。

      关于《兰亭序》本身,也有很多未解之谜。其是否为王羲之所做,历来也有很多争议,清末和六十年代都曾引发过相当激烈的争论。也有人认为兰亭之会是讨论军事活动的秘密会议,而《兰亭序》只是以书法之名掩人耳目。

      无论如何,《兰亭序》的书法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兰亭序》真迹究竟在哪里,也许只有等到乾陵真正发掘的那一天,谜底才会大白于天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