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蓝釉瓷器,宛如宝石般的美

 芝润斋 2019-03-05

明初或更早 钧窑天蓝釉葵花式花盆 

尺寸:宽25.5cm

成交价:RMB  11,385,000

北京保利

本品诚为钧瓷之佳美者,形制为六瓣葵花形,侈口出沿,沿边凸起一道细棱,器身、圈足皆随形而生,婉转而不失刚健。釉色厚润,色泽依器型的转折而丰富多变,内外釉色皆为官钧之典型天蓝,釉光与纹理变化当属天蓝之最佳品格,远观则静穆湉谧,近看则晕融烂漫,六面釉色绝无相同之象,既如暴雨淋墙,斑驳相连,又如雨后青山,云烟氤氲,予人无限之美学遐想,所生之意境任由观者自悟。釉色之美更由造型之妙相称,俯视本品,器内每一处转折均见釉色浅淡,以致黑褐坚硬的胎骨若隐若现,使得造型轮廓鲜明,釉质的温柔婉约和器型的刚健硬朗合二为一,别见一番古朴典雅之风韵,折射出工匠们的巧思和皇家审美的品味。平底挖五孔,为盆植泄水之用,敷涂褐色护胎釉,斑驳古拙,与莹润釉光对比鲜明。中心孔洞之上,清晰可见凹印“五”字款。器下配雕琢精致的青白玉底座,体现了皇家御用陈设器豪华而高贵的气魄。本品曾为香港“一代船王”赵从衍先生旧藏,后入藏香港徐氏艺术馆,传承有序,著录清晰。

此类钧窑宫廷陈设花器属于钧窑历史上独特的一类,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基本规律是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若如本品式样与釉光者,底部刻“五”字,存世稀少,检视目前公私典藏资料,同类仅见一例源自清宫旧藏,现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图一),典藏号:【故瓷16537】,高17厘米,口径24.8厘米,釉色亦为天蓝,蚯蚓走泥纹明显,釉光略见沧桑。若两者相比较,本品之釉色则远胜清宫旧藏者,其釉之纹理变化展示出天蓝一色无以伦比的魅力,亦为官钧花器当中极为罕有的隽品。

2254 明嘉靖 孔雀蓝釉暗刻莲托八吉祥纹葫芦瓶 

尺寸:高21.9cm

成交价:RMB  3,065,040

佳士得香港

器作葫芦形,束腰,圈足。外壁通体施孔雀蓝釉,下腹刻缠枝莲托八吉祥,腰刻杂宝纹间以朵云,上腹饰缠枝莲纹,颈饰折枝花卉一周。嘉靖皇帝崇尚道教,景德镇御窑厂因而烧制了大量如炉、出戟尊、葫芦瓶等的道教用具,此器便为其一。孔雀蓝釉器创烧于元代,但产量一直不高。目前仅知另一件同款孔雀蓝釉葫芦瓶,现藏玫茵堂,见《 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Meiyintang Collection》第四册,编号708。

0017 明宣德 霁蓝釉盘  

尺寸:直径18cm

成交价:RMB  1,815,000

北京诚轩

宣德朝所烧的霁蓝釉,色调纯正艳丽,酷似蓝宝石的颜色,因此又名宝石蓝,与红釉、甜白并称为宣德时期三大高温单色釉品种,历来即享有很高的声誉,传世品较为少见。盘内施白釉,釉色微青,橘皮纹明显。外壁满施高温钴蓝釉,口沿处釉层垂流显露白色胎骨,蓝釉发色纯正,色如蓝宝石般晶莹剔透,是宣德朝霁蓝釉瓷的代表作品。

0201 明弘治 蓝釉双耳罐  

尺寸:高30cm

成交价:RMB  1,680,000

中贸圣佳

收口、溜肩、鼓腹、圈足。肩饰对称双耳。外壁施高温钴蓝釉,器内施白釉,外底露胎。

高温蓝釉属高温石灰碱釉,釉中掺入适量钴料作着色剂,生坯施釉,高温下烧成。元代景镇窑始烧,器形有梅瓶、碗、 盘、爵杯等。明代蓝釉又称为“霁蓝”、“霁青”、“祭蓝”等,宣德时期蓝釉烧造工艺技术娴熟,釉面光润,釉质肥腴,色泽纯正如蓝宝石鲜丽,又称为“宝石蓝”。据《大明会典》载,自嘉靖九年(1530年)起,四郊各陵瓷器皆用“圜丘青色”,即祭天用蓝釉器。

此罐为弘治时期的典型器物,除蓝釉外,尚有黄釉、茄皮紫釉制品。器古朴端庄,釉质匀净光洁,色泽明亮艳丽,为弘治蓝釉瓷中的代表作。

5038 明宣德 孔雀蓝釉弦纹三足炉  

尺寸:直径14.7cm;高14cm

成交价:RMB  1,495,000

北京匡时

本品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宣德孔雀蓝釉三足炉相近,宽口直壁,三足下蹲,端厚稳重。器身仅以七道弦纹为饰,不见诸繁琐弄巧之装饰,而自有其古风。炉通体施孔雀蓝釉,足心和外底中间留白。釉色深浅有致,法翠莹灿,光彩焕然。釉层明澈,釉面开细碎片纹。胎骨入手厚重,胎质紧实,为典型明初特征。

此种三足炉又称三足樽式炉、弦纹三足奁,为宋至明代流行的一种炉式,宋代汝窑和定窑也有类似器型传世。宣德时期烧造极少,目前的公开资料仅可见台北故宫收藏孔雀蓝、茄皮紫、青花三例弦纹炉,对照存世可知烧成者极少,罕如晨星。

0080 明宣德 宝石蓝釉贴花桃形把壶 

尺寸:高12.8cm;长14.9cm

成交价:RMB  632,500

北京中汉

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入明持续烧造,且质量越来越高。至宣德时期烧造工艺纯熟,蓝釉质感凝厚,色泽艳美犹如蓝色宝石,故称为“宝石蓝釉”,传世稀少。

拍品即为宣德时期蓝釉制品,釉色鲜艳腴润。更为特别之处在于造型为桃形把壶,以覆形桃花为盖,身如蟠桃,壶身两侧贴塑有折枝桃花,花叶翻卷自如,为此时新创之器形,观之可爱动人,不为多见。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相同造型的紫金釉作品,另见其还收藏有宣德时期宝石蓝釉刻莲花纹水注,风格与此件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皆可互作参照。

0877 明嘉靖 洒蓝釉凤纹盘 

尺寸:直径15.7cm

成交价:RMB  560,000

北京诚轩

凤纹盘内外施低温蓝釉,釉色浓重,蓝中点缀紫色斑点。据耿宝昌《明清瓷器鉴定》记载:“此时的洒蓝釉为低温色釉,釉面肥厚,色调晦暗、浓深⋯⋯其器满施洒蓝釉,底暗刻楷书六字款”,拍品釉彩与其吻合。

盘心暗刻一只凤凰展翅于如意云间,内壁为双凤和双鹤首尾相衔穿梭飞翔,组合十分少见,与嘉靖时期崇信道教有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同类品仅见瑞士鲍尔基金会收藏(《鲍尔基金会藏中国陶瓷》.

1249 明弘治 宝石蓝釉双系花囊 

尺寸:高30.5cm

成交价:RMB  517,500

中贸圣佳

拍品制式与故宫博物院原清宫旧藏弘治霁蓝釉描金牛纹双耳罐及茄皮紫釉双耳罐相同,皆无款(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74,图67;页179,图162)。南京博物院亦藏一例与本品完全相同惟釉色相异的明弘治娇黄双系罐(亦无款),见附图。另见一例同时期相同造型黄釉品种,也属于清宫旧藏,无款(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颜色釉》,页40,图36),惟其耳部采用双兽装饰,亦可资参考比照。

3203 明成化 宝石蓝釉螭龙双耳炉  

尺寸:高9.7cm;口径12.3cm

成交价:RMB  437,000

此炉卷口,收颈,鼓腹,胫部内敛,直高圈足,为十五世纪的典型明炉样式,南京博物院有铜胎掐丝珐琅双耳炉一只,可资参阅。器身两侧对称各置镂雕螭龙耳,造型活泼天真。螭龙蜿蜒而卧,头颈上伸,安于炉身。身姿有力,后腿健硕,长尾飘扬上卷,颇具动势。而此双耳制作之精良,亦可见于诸多细节,如龙身之毛发丝丝毕现,龙肘之鳞片层层相迭。且面目雕琢,亦是功夫深厚,栩栩如生,非御器厂之精工而不能为。参考大维德基金会旧藏宣德青花荷叶盖罐罐钮,可知其血缘关系之亲近。

炉身通体施宝石蓝釉,内壁挂白釉,器底亦施白釉,色彩蓝白辉映,相得益彰,胜在纯穆。其虽为人造,但窑火成器,若非天时佳美,则无此颜色相见时人。加之彼时宝石蓝釉多见于杯碗盘碟之属,立件甚为难遇,故此器实可谓三才共通,方得如此。置与案头,乃可知文思心秀,人力难尽。

0071 明万历 霁蓝釉暗刻云龙纹大碗 

尺寸:直径30.7cm

成交价:RMB  402,500

北京中汉

此霁蓝大碗为明代皇室典型的祭祀用瓷,其形制硕大,胎体厚重。通体以回青施霁蓝釉,釉色浓艳。外壁暗刻云龙纹,器底白釉暗刻“大明万历年籹”楷书款。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有同类万句霁蓝釉大碗。

5214 明15世纪 宝石蓝釉仰钟式杯 

尺寸:直径7.7cm

成交价:RMB  345,000

北京保利

釉色浑厚艳美蓝若宝石,轻盈透亮,造型秀巧,线条圆润。仰钟杯式,因倒置似钟而得名,又称铃铛杯、金钟杯、罄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高温蓝釉创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入明持续烧造,且品质越来越高。至宣德时期烧造工艺纯熟,蓝釉质感凝厚,色泽艳美犹如蓝色宝石,故称为“宝石蓝釉”,传世稀少。

其仰钟杯,因形若仰钟而得名,于朴实厚重之中隐隐透出灵秀清逸之气,身份高贵。至清代,御窑佳器亦取其形,如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雍正十二美人图》中就有此种宝石蓝釉作品出现,可见雍正皇帝对此的喜爱珍视。另著录于《香港苏富比三十周年》The Hall Family收藏的明嘉靖时期黄釉、蓝釉仰钟式杯,造型与本件拍品类似,皆可作参照。

0850 明宣德 霁蓝釉盘 

尺寸 直径18.5cm

成交价:RMB  287,500

北京诚轩

拍品与两岸故宫博物院藏品品种相同,撇口,弧腹,圈足,略有塌底。通体施高温钴蓝釉,釉面隐现橘皮纹,口沿处釉层垂流显出白色胎骨。蓝釉色泽深沉,肥腴温润,玻璃质感强烈,如蓝宝石般晶莹透亮,为宣德朝霁蓝釉瓷的代表作品。

古玩元素网征集到 明 成化官窑宝石蓝盘   如需参拍请加微信guwanyuans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