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的应用

 江山携手 2019-03-05

【论文转载】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的应用

2018-04-24 (合唱吧)

汤更生_小眼睛:评 学习。

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0

摘要: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作用,能提升学生审美观念、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保证教学质量并积分学生创造力。为促进律动教学得到更好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把握作品律动关系、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并重视指挥技法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律动,合唱,指挥,应用

  作为音乐舞蹈中的综合性活动,律动是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训练为中心,它对提高音乐舞蹈表现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和关注。合唱指挥对更好指导每个合唱者,提高合唱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合唱指挥效果,要将手、臂等身体语言有效组合起来,掌握每个动作要点,以取得更好的合唱指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律动是合唱指挥的基础,要想实现合唱的有机统一,离不开律动支持,只有将律动有效融合到合唱指挥当中,才能促进合唱效果的提升,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一、律动教学的概念及内涵

(一)概念

律动通常指的是是有韵律的节奏,是根据演奏作品实际情况,有感情、有节奏的将作品的快慢速度、高低力度等巧妙表达出来,通过韵律动作表达对作品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能熟练应用手、臂等表达作品韵律,从而达到提高演奏效果的目的。

(二)内涵

律动与舞蹈具有相似之处,通过具有韵律的动作表达人们对音乐的感受,更好领悟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取得更好的表演效果。同时,通过律动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韵律演奏方法,还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并创造性的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作品演奏能力和欣赏能力。律动也是一种肢体语言,生活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伴随着音乐与律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协调性,增进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有利于培养对音乐的感情,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和表现能力,对学生更好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可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的应用意义

随着柯达伊、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借鉴运用,越来越多的任课老师认识并接受这些内容,将律动教学应用到合唱指挥教学中,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提升学生审美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应该改变,在合唱指挥中有必要应用律动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审美能力,进而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

律动使合唱指挥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征,促进动作和音乐有效结合,不仅能加深对作品的了解,还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作品魅力,让学生感受作品情感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采用律动教学模式还能增添合唱指挥者吸引力,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促进合唱指挥教学变得更为形象生动。

(三)保证教学质量并激发学生创造力

音乐具有节奏感,节奏是音乐最重要的内容,合唱指挥中适当应用律动教学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应给与高度重视。

三、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的应用对策

为提高合唱指挥效果,让律动教学得到更为有效的应用,调动合唱者的参与热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应用策略。

(一)把握作品律动关系

这是更好开展律动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只有在掌握作品内容,了解作品律动关系的基础上,更能促进演奏效果的提升。例如:排练《意大利波尔卡》合唱作品时,为更好掌握其中的律动,提高合唱指挥效果,首先应该要求学生查找这首歌曲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风格、诞生年代等内容。该合唱作品诞生于20世纪初,为一首器乐曲,后来叶戈罗夫将其改编为同名合唱曲,最后经杨鸿年简化成童声合唱曲。该合唱曲源自波西米亚地区的民间舞曲,音乐风格富有动感和韵律,是进行合唱演奏很好的题材。合唱指挥和律动教学之前,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更为细致、深入的掌握合唱总谱,了解该首歌曲的律动关系。并根据律动关系和作品风格,科学合理设计合唱指挥方案,以提高合唱指挥和演奏效果。

(二)对作品进行全面分析

根据对作品的了解,全面掌握其风格,然后更好开展合唱指挥。例如:《意大利波尔卡》在曲式结构上是一首完整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高声部始终应用哼鸣演奏旋律,乐曲刚进入就处于高声部的低声区,必须用高位唱法结合深呼吸做好进入准备工作。作品头三个音在第二拍的弱拍上,指挥者在进入时能给一个明显的提示动作,巧妙应用呼吸提示,强调弱拍重音,八分音符饱满而富有弹性,四分音符要准确。第二乐句用du母音演唱,始终应用高位唱法,指挥者手势要活跃且富有弹性,合理应用模、拉、弹、挑完成整个演唱指挥。B段为巨大调,为全曲最难部分,用哼鸣演唱,气息控制极其严格,音准要求颇高,指挥时手势要清晰准确,形成旋律性且富有动感的指挥线条,气息应用时注意腹肌控制和张力感。

(三)应用指挥技法

在准确掌握律动关系的前提下,能正确应用指挥技法,顺利完成整个合唱作品的指挥,进而提升演奏技能。例如:《意大利波尔卡》合唱指挥时,双手位置基本建立在胸前与肩部这两个拍点上,综合应用模、拉、弹、挑等多种技能来完成该合唱作品的指挥。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作品演奏需要,将这些演奏技巧能巧妙的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律动这一原则。从而既能确保合唱指挥者更好完成各项操作,还能确保合唱人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演唱任务,让整个演唱变得富有动感,并且旋律优美,提高演奏效果。

四、结语

为促进合唱指挥取得更好的效果,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律动教学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好合唱基础知识,能结合歌曲演唱的具体内容,熟练掌握各种指挥法技巧。其次要巧妙应用律动教学,让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相关知识,促进合唱指挥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荔论“律动教学”在合唱指挥教学中的内涵[J].市场周刊,2010,(04).

[2]孙娜.把律动教学运用到合唱教学中[J].大舞台,2010,(09).

[3]魏芳.论“律动”运用于合唱指挥教学的意义[J].黄河之声,2013,(15).

[4]等丽萍.高职院校“创作、排练、表演”一体化的合唱课堂教学模式[J].大众文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