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要做专业成长的主人

 江山携手 2019-03-05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中,他讲,在他刚毕业担任班主任时, 动手打了一个调皮的学生。校长没有对此事装作不知道,也没有批评制裁他, 更没有支持鼓励他, 而是给了他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让他深受启发,从此潜心研究教育。这样的校长也会舍得在教师的成长上投入资金, 读书是最好的教育,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要让教师潜心钻研教学, 研究教育,钻研学问。教师的专业水准提高了, 教学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育理论学透了, 教育水平自然不同凡响。教师们都成为名师,学校自然会成为一方名校,所以最好的管理是着眼于个人发展的管理。但是,如果教师不能把校长的良苦用心付诸行动,没有主动精神,那么教师的专业成长还不是主动的。

所以,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 教师本人是自己专业成长的主人。再好的学校和再好的校长,也只能起到引导、扶持、帮助的作用,关键还是看教师自己。我觉得现实中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师。走上教师岗位几年以后, 你或许会发现,有的人可能在专业发展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有的人可能还是停滞不前。当然, 这里有先天素质的差异, 但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理想,有没有目标和方向, 远大理想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前提。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有人说, 刚工作时, 你可以像初生的婴儿分分秒秒地吸吮着乳汁,你也可以像雨后的春笋一样茁壮成长,但几年以后就会进入一个专业成长的瓶颈期。突破这个瓶颈期非常困难。缺乏对教育教学的专业研究是不能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其实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也应做一名教育研究者, 一名成功的教师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更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和教育家。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将课堂作为教学场所, 也可以把课堂当作一个实验基地,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 也是我们的研究对象。如果教师每天都处于研究之中,教育教学工作一定别有洞天。做一名能做、能说也能写的教师。很多教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可惜他们不能将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升华, 变成文字与更多的人交流。要成为一名能做、能说、能写的教师, 就要经常练笔,及时将自己的经验体会变成文章, 最好努力发表在相关刊物上, 积极参加各种交流场合, 学会与人沟通。

做一名与领导、与同事、与学生和谐共处的教师。魏书生、李镇西等著名教育家, 一开始也是普通教师。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到他们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都非常和谐, 与学生建立了无话不谈的亲密关系。在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时, 我注意到, 在该书的最后,作者列出了很多对他有帮助的人, 有领导、有同事, 也有没见过面的文友, 还有素不相识的支持者。由此, 可以体会到在李镇西的成功因素中,领导、同事、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使他少走了弯路, 走得更快、更远。在《爱心与教育》里, 随处可以看到的是李镇西老师和学生以心交心,像朋友一样真诚交流学生学习和成长中的问题, 这应该得益于他能够用自己的爱心换得学生的信任。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帮助教师走得更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