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城市中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的环境中住久了,都市人的变得浮躁与烦闷,渴望有一个让心灵宁静的港湾,有一片能让心灵守候的净土。 位于郴州桂阳境内的阳山古村和安徽省黟县西递和宏村、广西灵山大芦村、江西赣县白鹭村、山西丁山村、江西婺源村、浙江兰溪市诸葛八卦村、陕西韩城党家村、贵州屯堡文化村、广东雷州邦塘村一起被列为中国十大古村。又因其祖先是从江西庐江郡迁徙而来,子孙繁衍聚族而居,故阳山古村又有“天下客家第一村”美誉。 “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百年家风,一直传承至今,是我国古民俗风情的活化石。古时候,村民自发成立的“重九会(敬老)”、“议学会(助学)”、“女儿会(扶孺)”、“禁戒会(自律)”,正是这一传统造就了阳山人的和谐、真诚与朴实。因而,自设村以来,至今无人违法,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村中的60多栋古建筑,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浑原而古朴,历经几百年沧桑,仍不失它的美丽。建筑布局结构严谨、错落有致,井然有序。飞翘的屋檐,高耸的马头墙与幽静小巷中的青石板路相映成辉,似乎在诉说者它厚重的历史。穿越月牙门,青砖黑瓦、雕栋刻梁,透露出以往精致而不奢华的生活,乃民俗与建筑的完美结合。椽上历尽风霜的古木雕,其上莲花和太极交汇图,清晰可辨,讲述着佛、道文化的融合与交流,一直共同影响着阳山的一代又一代人。屋檐横梁上的燕巢中,如今已难觅燕子轻盈的身影,不知是不是已厌倦了乡村的平淡与安逸,安了新家,去感受大多数人所追求的喧嚣与繁华。留下的只是这里的人们坚守着这片熟悉的热土,抵御着外面世界的诱惑与纷扰。 相邻两家之间屋檐的造型相近但不相同,却守候着和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得到了完美体现。邻里间和谐共居,多的是一份周济和关怀,少的是几分争吵与责难。和房屋一起见证山村百年沧桑,历代兴衰荣辱的还有屋旁那棵饱经风霜雨雪的老樟树。虽已老态龙钟,但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一直守候这片宁静的土地,守护着这里的人们。樟树下常成了村中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午后另一个纳凉的好地方是屋前的那几张石凳。这里两面有壁有青砖石壁遮挡,冬暖夏凉。闲余之时,村民时常坐在上面,和邻里间谈谈活计,拉拉家常,缓解疲劳,放松神经。家中顽皮的孩子们也集拢在一起,活跃在大人们的周围。玩着那些古老的而又熟悉的游戏,这些游戏就这样一直在一代又一代间流传着。 黄昏时分,一位中年农妇正赶着一群自己喂养的鸭子,缓缓地朝家的方向走去。意犹未尽的鸭子迈着八字步,行动缓慢,未能体会到女主人的焦虑。或许家里的丈夫和孩子还等她去做饭,家务还需要她去操劳,一个温馨的家少了她可不行。 与世无争、知足长乐的田园生活就这样在阳山人的身上延续了一代又一代。这里的居民还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一位矍铄的老者正在自己的地里挥舞着锄头,割舍不断的是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只是默默地一直守护着这片让自己抛洒了汗水的乐土。 古村中,一草一木,一石一屋,犹如一幅古朴雅致、百态千姿、古风盎然的画卷,到处是一片平和的景象。屋后青翠的小山,门前清澈的小河,描绘着阳山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难怪阳山先民选中了这块风水宝地来定居。 守望阳山,折服于它的历史厚重感,惊奇于建筑的精致,叹服其文化的深邃,更欣赏村民们的淳朴。守望阳山,守望生命中原始的呼唤。 阳山,宁静而孤寂的你,渐渐走近人们的视线,你的美丽逐渐被重视,如今已成为人们灵魂中一道抹不去的永恒风景。 |
|
来自: 好宜生张弦 > 《羁旅幽思——散文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