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刺激经济政策逐步升级,大盘一口气已经越过3000点,据说牛一走完已进入牛二,好多人问该买什么,好多人问要不要获利了结。该怎么做,答案全在《庄子》中的这篇故事中: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曰:“未也,方虚而恃气。”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 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翻译): 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 十天后来问:“驯练成了吗?” 回答说:“还没有,现正表现为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挟气陵人的样子。” 十天后又来问,回答说:“还没有,听到鸡的声音,看到鸡的影子就有反应。” 十天后又问,回答说:“还没有,现在还视物敏锐而充满怒气。” 十天后再来问,回答说: “差不多了,鸡虽有鸣叫挑战者,也没有什么反映,看上去象个木鸡了,他已精神安定专一,不动不惊了。其他的鸡没有敢与应战者,都退走了。” (注解):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只是看着呆,其实可以斗,可以应战,可以吓退群鸡。活蹦乱跳、骄态毕露的鸡,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凝聚、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武林高手,根本不必出招,就令敌人望风而逃。 “望之似木鸡”,不是骄气,不是盛气,是最终的一种修炼 ,是斗鸡追求的最高境界。在庄子看来,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表现出来的也许是愚钝,真正有高超技巧的人看起来有些笨拙,真正勇敢的人往往被别人误解为胆怯。但是,如果真正处于非常境况时,这些人往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 “呆若木鸡”阐明“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投资交易中,能做到“呆若木鸡”说明已经不受盘面的诱惑,没有了随机交易的冲动,不太计较一时的得失,已经把自己的注意力从赔钱和赚钱上转移到自己的交易系统当中,严格遵循系统进行交易。“呆若木鸡”是在市场中经过长期磨练感悟到的一种“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的投资智慧。投资者已经退却了自以为是的聪明、活泼、逞强、伶俐,经过不断磨练,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凝聚于内。 (投资投机境界四阶段): 第一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念和策略,凭着一番赚钱的热情进入市场,气势高昂,准备大干一场。 第二阶段:对投资投机有了一些认识,对市场有些畏惧,心理受市场的波动而波动。 第三阶段:投资理念开始形成,以为自己能够掌控市场了。 第四阶段:策略和心理成熟,眼中只有自己的投资投机之道,遵循自己的投资投机之道顺势而行,对市场波动无所感觉,不受市场波动所惊扰。 呆若木鸡正是第四阶段绝顶高手,对自己的投资体系投资策略拥有强大的自信,呆若木鸡的是其理念及策略而不是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