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发枝教授治疗难治性咳嗽八大方证

 知秋无念 2019-03-06

 昨天小编有幸参加全国名老中医李发枝教授经方临床运用研讨会,会议内容都是满满的干货,不敢私藏,以飨同道。

难治性咳嗽是指病因诊断不明和(或)疗效欠佳的慢性咳嗽,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鼻后滴漏综合征)、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胃食管返流性咳嗽以及不明原因咳嗽。


01 、大柴胡汤方证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方: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 生姜五两 枳实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辨证要点:咳嗽夜甚,平卧重,侧身轻,吐白或黄痰,按之心下满痛,大便干或正常;或烧心,或泛酸,或胸骨后烧灼感。

B超提示:胆囊壁厚毛糙,或胆结石,或胆囊息肉。或因胆结石、胆囊息肉做过胆囊摘除术。

病机:胆胃邪热上逆兼支饮。主要适用于胃食管返流性咳嗽。

医案赏析:

周某某,女,68岁,郑州市人。

初诊:2016年6月20日,患者于2014年6月作甲状腺瘤切除术后,出现咳嗽夜甚,吐白粘痰,时轻时重,服中西药无效,至今未愈。

刻诊:咳嗽咯白粘痰,平卧重侧身减,口苦,右上腹压痛,二便正常,彩超示: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壁毛糙。

辨为大柴胡汤证。

处方:

柴胡20g    黄芩10g    清半夏15g    炒枳实10g

白芍20g    乌梅15g    干姜12g      五味子12g

甘草12g                7剂。嘱其忌食油腻。

2017年7月6日来诊,言去年服7剂中药后咳嗽愈,现又咳嗽3天,症状与去年同,仍与上方12剂。

02、御寒汤方证

御寒汤源自李杲《兰室秘藏·上卷·眼耳鼻门》,有黄连、黄柏、羌活、炙甘草、佛耳草、款冬花、防风、白芷、升麻、人参、陈皮、苍术、黄芪等十三味药物组成,主治“寒气风邪伤于皮毛,令鼻壅塞,咳嗽上喘之证。”

辨证要点:咳嗽或喘,汗出恶风,鼻塞擤清或黄涕,咳清或黄痰,遇风寒则咳喘甚,脉虚。

病机:脾肺气虚,感受风寒兼化热。

医案赏析:

徐某某,女,78岁,退休干部。

初诊:2011年12月2日,患者素有咳喘之疾,冬季易发作。此次于1月前因发热、咳嗽住省某中医院,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伴肺部感染,中西药并用,三天后发热退,但咳嗽、吐白痰,胸闷、气短加重,又治疗20余天,咳喘吐痰未见好转,并且自汗,盗汗,遇风寒则咳嗽加重,遂出院来诊。

刻诊:咳嗽吐白痰,动则汗出而喘,夜间盗汗,遇风寒则咳喘加重,食欲不振,便溏(1日1次),小便清而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浮而虚。

处方:

羌活10g    白芷10g    防风10g    升麻10g

黄芪50g    苍术12g    黄柏10g    黄连3g

党参15g    陈皮10g    冬花12g    干姜12g

五味子12g  细辛3g     清半夏12g      7剂。

二诊:汗出、咳喘、吐痰均大减,后以上方加减又服14剂而愈。

03、谷精草合剂方证

谷精草合剂是陕西中医韩天佑先生治疗鼻渊的方子(韩天佑:用谷精草合剂治疗鼻渊简介,新中医(1):30,1974),原方由谷精草、蔓荆子、白芷、防风、辛夷花、草决明、甘菊花、青葙子、密蒙花、夜明砂、金银花、钩藤、木贼草等十三味组成,该方大多是清泄肝胆风热之品,《素问·气厥论》:“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止也。”

辨证要点:鼻塞,前额或眉棱骨痛,擤黄或白粘涕,遇热加重,咳嗽,夜间刚睡或早晨未起床前咽喉有粘痰而咳嗽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CT或X线示:鼻窦炎或筛窦炎或上颌窦炎。

病机:肝胆风热上壅肺窍。用于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之咳嗽。

医案赏析:

张某某,男,18岁,郑州市人。

初诊:2015年2月10日,遇冷鼻塞流清或黄涕,遇热咽痒、咳嗽、吐黄痰,夜间刚睡及早晨未起床前加重半月,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

辨为谷精草合剂方证。

处方:

谷精草10g    木贼9g  青葙子10g    辛夷花12g羌活6g   白芷6g    麻黄6g   桑白皮20g 蒲公英30g    葶苈子30g    生姜6g     甘草12g  僵蚕10g 蝉蜕12g   桔梗10g   黄芩10g   冬瓜仁30g 

7剂。

二诊:2015年2月16日,服上方后,诸症基本消失,再取上方5剂巩固之。


04

小青龙汤方证

小青龙汤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干姜三两 甘草三两 桂枝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辨证要点:咳嗽或伴痰鸣或兼喘,吐白痰,或稀或粘,或干咳无痰,遇冷发作或加重,无汗,舌淡苔白滑。

 病机:内饮外寒。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医案赏析:

 刘某某,女,63岁,住郑州市纬五路。

 初诊:2013年12月16日,冬季咳嗽,遇冷加重3年。今又受凉而咳嗽,吐泡沫痰,喉中痰鸣,无汗,纳可,便溏。患者形体偏瘦,舌质淡,苔白滑,脉弦。

 辨为小青龙汤方证。

 处方:

 麻黄10g       桂枝15g     白芍15g    干姜12g

 五味子12g   细辛3g       清半夏12g  冬花12g

 射干12g       甘草10g       7剂。

  二诊:2013年12月23日,服上方诸症均减,再服上方七剂而愈。


05、甘草泻心汤方证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辨证要点:既往有口腔溃疡(若为儿童,其父或母之一曾有该病史),咽喉痛,咳嗽,或流清涕,或发热;用清热解毒类或养阴清肺类中药或抗菌素等无效或加重;舌质或红或淡或正常,但舌苔白。

病机:脾胃湿热内蕴兼受外寒。本方证所治咳嗽,应属喉源性咳嗽范畴。

医案赏析:

张某,女,30岁,郑州市人。

初诊:2013年7月25日,主诉:遇冷咳嗽吐清或黄痰半月,时食生冷则腹泻。复发性口腔溃疡反复发作2年,舌淡苔白润,脉浮滑。

辨为甘草泻心汤方证。

处方:

清半夏30g    黄芩10g    黄连3g    干姜12g

党参15g        麻黄10g    冬花12g   甘草30g   

6剂,水煎服。

2013年11月28日因右胁痛再次就诊得知服药后前症愈。


06、半夏厚朴汤方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半夏一升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辨证要点:咳嗽或哮喘或胸闷,闻异味或生气发作或加重;或吐白痰;舌淡红或正常,苔白。

病机:痰气交阻,肺气逆乱。其证多见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医案赏析:

谢某,女,40岁。

初诊:2014年8月6日,胸闷气短,夏季发作,活动后减轻,闻异味加重,夜间有白痰2年,舌淡,苔白,脉沉滑。

辨为半夏厚朴汤方证。

处方:

苏叶15g     清半夏20g    云苓15g    厚朴12g

广木香6g    鬼箭羽15g    陈皮12g    炒枳壳10g

甘草10g     生姜3片,7剂。

二诊:2014年10月6日,服上方,诸症均减。再服上方加干姜10g  五味子12g  细辛3g  乌梅12g  柴胡12g  12剂。其后电话随访言其服药后诸症消失,未再发作。


07、止嗽散方证

止嗽散源于清程钟龄《医学心悟》卷三:“止嗽散,治诸般咳嗽。”

止嗽散方: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各二斤)甘草(炒,十二两)陈皮(一斤)共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

辨证要点:咽喉痒,咳嗽,吐白痰,遇风或张口说话时加重,脉浮。

病机:风邪袭肺。本方多用于变异性咳嗽或喉源性咳嗽。

医案赏析:

杨某某,女,34岁,郑州市人。

初诊:2017年6月27日,咳嗽无痰,不分昼夜,遇风寒、阴天、吃冷食发作或加重两个月,咽部不适(不痒),抬头仰脖则咳,二便饮食正常,经前乳房胀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辨为止嗽散方证。

处方:

荆芥10g     防风10g      白前12g    前胡12g

百部12g     桔梗12g      紫菀12g    冬花12g

桑皮20g     浙贝母12g  甘草12g    柴胡12g

青皮12g     生姜12g       7剂。

二诊:2017年7月6日,咳嗽基本愈,仅偶咳一声,再取上方10剂巩固之。


08、麦门冬汤方证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主之。”

麦门冬汤方: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 人参三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辨证要点:咽喉不利(干或干痒),咳嗽无痰或有少许白粘痰,或感有气上逆则咳,遇风寒不加重;舌质红。

病机:肺胃阴虚,虚火上逆。其证颇似气道反应性咳嗽或喉源性咳嗽。

医案赏析:

刘某,女,25岁。

初诊:2013年11月27日,咽喉干痒,咳嗽,无痰2个月,与冷热无关,舌质红,苔薄白乏津,脉正常。

辨为麦门冬汤方证。

处方:

麦冬40g    清半夏12g    南沙参30g    甘草21g 

大枣20g      7剂。

二诊:2013年12月4日,咽干痒咳嗽均大减,继服上方7剂。

三诊:2013年12月11日,咽喉不痒,偶咳,续服上方7剂巩固之。

学习笔记:

(1) 符合大柴胡汤证咳嗽患者,服药期间忌食油腻;李老认为大柴胡汤证之“夜间平卧咳甚”即柴胡证“胸胁苦满”的另一种表现,而“按之心下满痛”则是本方证的主症;夜间或平卧咳嗽重者,尚需与鼻后滴漏综合征所引起的咳嗽相鉴别,其中有部分患者也是以夜间或平卧咳嗽加重为主,但其时间是在刚平卧不久及早晨未起床或刚起床咳嗽为主,其痰或白或黄,且往往伴有鼻塞,这与柴胡剂所治咳嗽不难鉴别。

(2) 谷精草合剂方证还可以治疗小儿抽动症。主要表现为:眨眼,清嗓子,长叹气,鼓肚子,耸肩等。处方:谷精草12g 木贼10g 青葙子10g 辛夷花12g 僵蚕10g 蝉蜕12g 葛根20g 白芍20g 淮小麦30g 大枣10g 甘草15g(即谷精草合剂+升降散+甘麦大枣汤加减)。

(3) 符合小青龙汤方证的老年男性若伴有小便不利,去麻黄加茯苓;若为女性失眠患者,去麻黄。

(4)甘草泻心汤方证中清半夏用量大,可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加量。

(5)半夏厚朴汤方证哮喘重者,可加青陈皮、广木香、大白、鬼箭羽(理气活血化瘀)。鬼箭羽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值得探讨。

(6)止嗽散方证咽干者,加知母12g;病程长者,加罂粟壳3g。

(7)易霉菌感染者,中医考虑湿性环境,用生白术大量;肺癌或肺痿患者,加白蒺藜20g。

(8)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咳痰多,芦根用量宜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