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肿大案

 369蓝田书院 2019-03-06

甲状腺肿大案

黄正瑜1△,田雅云1,冯楠楠1,路 2*,曹大明2,杨佳曼1

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郑州 4500032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 450008

患者,女,25岁。初诊日期:2017422日。主诉:自觉喉中有异物哽噎且发音困难7年余。现病史:7年前无明显诱因急剧消瘦,出现多食善饥、心悸、失眠等症状,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七项检查,结果提示T3T4升高,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双侧甲状腺肿大,经长期服用甲巯咪唑片(德国默克赛治;规格:10 mg×50片;批号:H20120405),病情基本控制,心悸减轻,消瘦症状消失,但颈部正中和两侧的甲状腺肿大无明显改善。20172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七项,结果提示T3T4基本恢复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47.0↑、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23.1↑,均高于正常值。虽病情稳定,但颈部甲状腺肿大较前加重,服药期间曾尝试多种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人介绍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科诊治。触诊检查颈部正中处甲状腺峡,质地柔韧,移动度差;两侧甲状腺叶肥大柔软,推之可移(见图1)。患者自觉喉中有物哽噎,发音困难不能高声,伴嗜睡,手、足掌心烦热,时有汗出且劳累后加重,体胖神疲,易腹泻,胸闷气短,舌面光滑、少苔有齿痕,右侧寸脉浮数、关脉濡弱滑无力,左侧寸脉浮细、关脉弦细,双侧尺脉沉细弱。西医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并发甲状腺肿大;中医诊断为瘿病之气瘿(气郁痰阻型)。采用脐针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先取脐内八卦全息图(见图2、图3)中的“离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再配合颈部围刺。

操作:嘱患者仰卧位,双手自然靠拢躯干并露出肚脐,肚脐壁用医用碘附棉球常规消毒后,选用0.25 mm×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对准肚脐壁的离位与皮肤呈15°角快速刺入皮下,行缓慢捻转进针,若针尖有阻滞感,可做轻柔小幅度的捻转提插手法,待阻滞感减轻再行深刺1522 mm,同法操作,按卦位的排列顺序再针刺“山泽通气”(先艮位后兑位)、“雷风相薄”(先震位后巽位),完成针刺后,对“离位”(朝向患者颈部肿大处)行捻转提插手法,同时用左手指腹对甲状腺肿大部位进行揉按,助其散结消瘀,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行针、揉按约2 min后,甲状腺肿大部位逐渐变软,触诊两侧甲状腺缩小,喉中哽噎感明显减轻。然后围刺患部(见图4),进针时注意避开血管,轻破皮后谨慎缓慢进针,针刺深度1017 mm。留针55 min,期间每20 min行针1次,共行针2次。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9次。经第1

治疗,患者喉咙处异物感减轻,自觉呼吸、发声顺畅;第3次治疗后,哽噎感、发声困难、胸闷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9次后,嗜睡、神疲、腹泻等症状改善明显。随访4次,至201711月随访无复发(见图5)。

按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当属中医“瘿”病范畴。《诸病源候论·瘿候》1载:“瘿病者,是气结所成。其状,颈下及皮宽膇膇然,忧恚思虑,动于肾气,肾气逆,结宕所生”。精神紧张、情志抑郁、忧愁恼怒是其主因。肝失条达疏泄,气郁而结,木克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津液不能润布,致使气、郁、痰交缠互结,循经上行结于颈部少阳经、阳明经之络而成。有关于“气瘿”的论治,在《三因极—病症方论·瘿瘤症治》记载:“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外科正宗·瘿瘤论》云:“治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脾气不行,逆于肉里,乃生气瘿”。故此症治宜“疏肝解郁,散结消瘿”为主,佐以“舒畅情志,调和脾胃”。

脐针理论2认为,脐是人体全息的缩影。脐针首选“离位”,朝向颈部直指病所,落脏在心,心主血脉,故刺之可疏通局部病变的痰郁、气结,针刺时行捻转提插手法配合患处揉按,两者同时进行,增强患部的活血行气、宣通散结之效。

取六十四卦中的“山泽通气”,先针艮位,后针兑位,其源于《说卦》所言“山泽通气”为通之大法,主诸般气滞为病,疗效尤佳;“艮卦”意征山,比喻鼓包、肿胀,属性是止,有停止寓意,《彖》载:“艮,止也,时止则止”,落腑在胃,胃与脾相表里,脾主运化水湿,刺之既健脾益气,又可化湿祛痰;“兑卦”意征泽,属性是悦,寓万物因得水润泽能喜悦的生长,落脏在肺,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与大肠相表里,颈部为手阳明大肠经经脉所过,瘿病之本多为湿聚生痰,气滞痰郁后互为搏结,其病机变化以阴虚气少,虚火内动为主,故刺“山泽通气”,能疏通患部表、里经脉的经络之气,达到散痰郁、化气结、消肿胀,理气宽胸、滋阴润燥、终止甲状腺持续肿大之目的。

取六十四卦中的“雷风相薄”,先针震位,后针巽位。“震卦”意征雷,属性是动,落脏在肝,肝主疏泄;“巽卦”意征风,属性是入,落腑在胆,气流动为风,风行无所不入,蕴平顺之意。肝与胆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肝为阳木,胆为阴木,木曰曲直,肝以条达、舒展为性,中医认为情志为病与肝息息相关。故取“雷风相薄”,雷动可疏肝除郁,风顺可条畅气机。

在颈部手少阳、阳明经脉甲状腺的肿大病处进行围刺,可有效增强患部宣通破郁、行气散结的作用,并藉针灸之良性调节作用,以抑制甲状腺功能的亢进,从而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此患者甲状腺肿大已7年余,病程冗长缠绵,采用脐针配合局部围刺简洁速效,其皆因四诊合参,切脉辨证,故内能知虚实,针能至病所。本病例采用的“脐针”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特殊针法,临床应用常可收满意之效,配合围刺法,思路新颖,选穴合理,取效迅速,简便安全。(选自《中国针灸》杂志2019年第一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