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知识:《知否》里的樊楼是什么地方?

 青梅煮茶 2019-03-06

江南有三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是中国古代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的杰出代表。

而让开封人引以为傲的,就是这座樊楼。

这座樊楼,出过江南名妓李师师,宋江柴进在这儿吃过酒,又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小公爷点名要去的去处。

究竟这樊楼是何来历,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樊楼坐落在皇城东华门外最繁华的街区,是汴城内的第一高楼,在坚实高固的台基上,共建有五座三层的高楼,楼与楼之间用飞桥栏槛相连,彼此相向,宏伟壮观。

关于“樊楼”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过一点猜想。《醒世恒言》第十四卷《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硬派樊楼店主叫范大郎,就有说法是取“范”的同音“樊”作为楼名。

但是据研究者说,这篇小说里提到的“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做樊楼”出现了方向性错误。金明池在开封外城西郊,而樊楼则在里城东面,两者一东一西,哪里来的“金明池边”?

▲金明池

最靠谱的说法,樊楼本是商贾贩卖白矾的集散点,可能最初是矾行的酒楼,也可能后来在这块地皮上盖起了酒楼,称为“矾楼”,也叫“白矾楼”,叫着叫着就成了“樊楼”。后来又改名叫做丰乐楼,但总归人们心中有的还是那个“樊楼”。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樊楼名为“酒楼”,其实是个类似今日会所一样的娱乐场所。

专人伺候下马下轿,门前有两个迎宾的伙计恭敬站立,“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热情招呼着:“晚上好!欢迎光临!”酒楼每一层的顶部都结扎出山形的花架,装点着花形、鸟形的饰物,处处透着华贵奢侈。

盛装酒菜的器皿也是贵重无比。宋话本《俞仲举题诗遇上皇》中提到:“酒保见说,便将酒缸、酒提、匙、筋、碟,放在面前,尽是银器。”按两位客人来算,一副注碗,两副盘盏,果菜碟子与水菜碗若干,加上银酒壶,这一桌器皿少说也够得上一百两银子了。

开封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青楼酒肆,而宋朝的文人青睐樊楼,则是因为樊楼汇集了开封城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孙三四、王京奴这五大名妓。

史书记载,当时李师师住在樊楼西侧的厢房,厢房布置得非常优雅,珠帘秀额,红床绣被,四壁挂山水名画,绿绸窗帘。想要见到李师师的客人,须有一定的身份,给的银子还要足够多,鸨母才会通知李师师。

到这里还不算成功,鸨母会把客人领至门外,由李师师隔着珠帘打量一番。如果是酒肉之徒,李师师会闭门谢客;如果被李师师相中,就会请进屋内为其抚琴,琴毕又去中庭为客人舞蹈。

▲影视版李师师

李师师与宋徽宗的故事广为人知,在《水浒传》中,李师师甚至还为宋江受招安穿针引线。

宋江等众梁山好汉,上樊楼吃酒就更是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出得李师师门来,穿出小御街,径投天汉桥来看鏊山。正打从樊楼前过,听得楼上笙簧聒耳,鼓乐喧天,灯火凝眸,游人如蚁。宋江、柴进也上樊楼,寻个阁子坐下,取些酒食肴馔,也在楼上赏灯饮酒。吃不到数杯,只听得隔壁阁子内有人作歌。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的大醉,口吐狂言。

——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如此有名的地方,也难怪,《知否》中的小公爷点名要去樊楼吃酒呢。点击这里复习:热剧《知否》惊现清明上河图?来扒一扒剧中那些值得深究的细节

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小说情节,樊楼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娱乐圣地。

而在看不见的黑暗处,还有一个“鬼樊楼”。

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是这样记述的:

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甚者盗匿妇人,又谓之“鬼樊楼”。国初至兵兴,常有之,虽才尹不能绝也。

鬼樊楼在京城的下水道里。因为下水道极深极广,有很多亡命之徒藏匿在这里,因此又唤作“无忧洞”。

他们聚集在这里当然不会是为了等死,他们将偷抢来的妇人藏匿在这里,而不用担心官兵会查到这里。(谁还没有点洁癖呢)

时间长了,这里开始产生了地下交易,甚至开起了窑子,也吸引了一些客人。因为与地上的樊楼相对,就被叫做“鬼樊楼”。

如今的樊楼,成为了开封的一处景点,也是目前开封最大的仿宋娱乐中心,延续着它千百年来的繁华盛景。

只是,当时的人与景早已成为历史的风烟,当时的故事应该也只有这座樊楼知晓了。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