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都喜欢热闹,自然也喜欢比较明亮的声音,声音越是嘹亮,穿透力就越强,所以人们在赞美一个人的高音时,总是喜欢用丹田有力来形容,这其实就是胸腔共鸣得到的效果。 我也经常强调身体共鸣的重要性,总是希望大家能拥有唱歌共鸣,其中胸腔共鸣是建议大家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即使不为学唱歌,学会胸腔共鸣后,说话也会底气十足,非常的有气派,与人交谈时,给人一种踏实、自信的感觉,同时,学会胸腔共鸣,也会让我们的音量、音色、声音表现力等方面有非常大的进步。 前面的几篇文章,给大家讲解了气息发声的常规训练方法,这都是在为我们日后学习胸腔共鸣而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把根基打好,我们在处理气息和发声时,胸腔回声自然而然的就会显现。 没有气息就没有声音,我们每个人天生都会使用肺部排出的废气冲击声带产生振动而发声,所以我们即使不刻意的去学习,也会胸腔共鸣,只是振动的幅度有大有小、共鸣的质量不同而已。 许多朋友总是气息先走,声音后面才出来,这种声音滞后的方式使得发声的时候不能协调组合控制,这样导致我们出现漏气和气息干扰发声的情况。这样的问题,容易让我们的声音发白、发虚、音色难听、声音空洞,甚至出现了漏气和嘶哑等情况,声音的清晰度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还有许多朋友是声乐刚刚出来,气息马上就跟上去,这是一种感觉,其实就是气息还没有到达就紧闭声门,强大的气息突然冲击关闭着的声门,导致声门出现摩擦。这样长久下去,往往着力点会集中在口部和口腔,使得声带和喉部过分紧张,声音就显得非常的僵硬,没有柔美之感,声音甚至听上去很杂,这不仅唱歌难听,说话也会让人觉着你没有修养,你可以注意一下,人们在激动的吵架、骂人时,就是这么发声的,如果你找不到这种感觉,可以试试找个人吵架,哈哈。如果养成这样的发声习惯,声音逐渐就会出现许多疾病。 正确的方法是先把喉头挡气关闭掉,屏气凝神的瞬间,让声带调整好状态,让气流到达声门和发声的实际一致,要让气息和声音搭在一起,简单的将,就是气吸到哪里,就从哪里发出声音,气息被吸到了腹部,就用腹部用力;气吸到胸腹,就用胸腹用力,这时会感觉声音好像从胸腹部位透出,声音先的非常坚实和饱满,让气与声混为一体,这样的声音虚虚实实,是最佳的发声方法,让我们唱歌不仅省力而且声音好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