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京剧表演艺术家,武丑泰斗张春华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张春华先生是富连成社开办期的亲身经历者,叶(盛章)派武丑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是二十世纪后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京剧武丑事业承前启后的中流砥柱,也是国家京剧院艺术风格的奠基人之一,当今几代武丑演员,大多受到张春华先生艺术血脉的滋养。 张春华幼年拜师郭少安,从韩富信练功,后入天津稽古社子弟班坐科。初学武生,得武生名宿尚和玉指点,以当时挑班的丑行大家叶盛章为楷模,改习武丑兼文丑,从丁秉春、娄廷玉、王斌珍、李兰亭学戏。 坐科六年期间,所学所演剧目有武丑戏《时迁偷鸡》《时迁盗甲》《三岔口》《打瓜园》;开口跳戏《九龙杯》《连环套》《大溪皇庄》《蒋平闹舟》;文丑戏《小磨房》《打花鼓》《小放牛》;婆子戏《普球山》《铁弓缘》《天河配》(饰嘎氏);武生戏《林冲夜奔》《童林出世》《江南剑侠传》(饰文素臣);猴儿戏《水帘洞》《安天会》;武丑俊扮戏《酒丐》《白泰官》等。 1941年,张春华还演过根据美国影片改编的外国题材戏《侠盗罗宾汉》中的主角罗宾汉。 1943年,叶盛章正式收张春华为入室弟子,随师进京,插入富连成社“元”字班实习演出,成为叶(盛章)派武丑艺术的最具代表性传人。 张春华与师父叶盛章1944年秋,张春华与贺玉钦等在上海天蟾大舞台挑梁演出,次年与张云溪合作共组“云华社”,双挂头牌,同台献艺于平、津、沪、汉各地,驰誉大江南北。1946年底,自汉口乘航班飞赴上海,不料飞机失事,同机40余人罹难,仅有三人脱险,他就是其中之一。 1949年冬,张春华应田汉之召,与张云溪等率先参加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研究院,排演了《三打祝家庄》,成功首创了该剧中梁山英雄乐和的舞台形象。 后来,他转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工作团,除经常上演传统戏外,还在《江汉渔歌》《新大名府》《兵符记》《猎虎记》等新剧中担任了重要角色。 1951年,他随中国青年艺术团赴苏联及东欧各国作访问演出,与张云溪主演的新版《三岔口》等剧,在德国柏林参加了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荣获高奖,以其精湛的剧艺水平、崭新的艺术风貌,赢得了中外观众的一致盛赞,也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1955年,张春华在中国京剧院二团任主要演员,《三岔口》《闹龙宫》《秋江》《小放牛》每到一地,无不受到热烈欢迎,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突出贡献。他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叶盛兰、杜近芳、李和曾、张云溪等名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京剧院第一代核心演员阵容。1957年,在中法合作拍摄的彩色影片《风筝》中,他扮演孙悟空,这是中国第一部国际合拍故事片。 张春华剧照,吴钢 摄 2012年,张春华出席“纪念人民艺术家叶盛章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2012年纪念人民艺术家叶盛章诞辰一百周年活动期间,张春华在叶钧、叶金森陪同下准备接受采访 叶金森、孙萍夫妇与张春华 叶盛章之子叶钧(左)与叶龙章之子叶金森(右)看望张春华 张春华出席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班开班仪式 近三年来,张春华先生患病在床,还多次指导《酒丐》的复排工作。2016年11月1日,92岁高龄的张春华先生亲临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班开班仪式。2017年4月7日,他又亲临长安大戏院,在《酒丐》演出前对喜爱和关心叶派武丑艺术的观众表示感谢,并坐在轮椅上坚持看完《酒丐》演出。当主持人指着挂在天幕的巨大叶盛章先生肖像,问张春华先生“这是谁呀”,张先生深情地说:“这是我最尊重、最珍贵的叶盛章老师!” 近三年来,张春华先生患病在床,还多次指导《酒丐》的复排工作。2016年11月1日,92岁高龄的张春华先生亲临叶(盛章)派武丑青年演员培训班开班仪式。2017年4月7日,他又亲临长安大戏院,在《酒丐》演出前对喜爱和关心叶派武丑艺术的观众表示感谢,并坐在轮椅上坚持看完《酒丐》演出。当主持人指着挂在天幕的巨大叶盛章先生肖像,问张春华先生“这是谁呀”,张先生深情地说:“这是我最尊重、最珍贵的叶盛章老师!”(来源:富连成) |
|
来自: cxag > 《京剧名剧名段名家名票文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