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自我的人,爱也会变成伤害

 释怀斋 2019-03-07

心理导读:存在等于被感知,美国心理学家莱因如是说,一个人的存在感,来自于他的感受被另一个人看到,如果长期被忽略,则会导致自我存在感低,事事关注他人的需要,且不容易活出真正的自我。现在,让我们一起静下来,抛开社会身份,抛开身边的各种嘈杂的声音,觉知内在的自己。

1

你存在感高吗?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八女川站在疾驰而来的列车前自杀,遗言是“生而为人,对不起”,这也是作家太宰治自杀的真实遗言。“生而为人,对不起”,真是一种极大的羞耻感,想必是,从来没有被爱看见,才觉得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吧。

被感知到,不是头脑、理智去对心,而是心对心,感受对感受,是心灵的呼应。这需要爱和投入,它不容易,相反,忽视则很容易,最初,妈妈或最关键的抚养者,没有精力、没有时间或者没有能力看到你,要么从小就很孤单,要么尽管你在乎的人在身边,但她没有用心用身体去感知,真正的看见实则没有发生。

很多被忽视、存在感很低的人,他的自我也很脆弱、很可怜,外在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可能淹没他,哪怕是在爱里,也会担心被爱吞没,而丢了自己,所以常常无法投入到爱里并享受爱,心理学家莱因称其为“吞没焦虑”,一个人害怕与他人、他物甚至他自己的联系,因为关系意义上的联结会让其担心失去自己的身份和自主性。与理解和爱相比,有吞没焦虑的人宁愿被误解被憎恨,在孤立中,他们的那个小我反而有一定程度的安全感。

2

真自我,假自我

被忽视,存在感低,往往不容易感知到真实的自我,英国心理学家温尼克特提出了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而构建,假自我的人,则围绕着妈妈的感受、长大后围绕着别人的感受转。

英国另一个心理学家莱恩说,真自我的人,他的身体和自我是一起的,有假自我的人则相反,且更容易被别人的自我驱动。大家应该都常听到身心合一这个词,王阳明在古时就提出,身体不是父母、圣人或者帝王的奴隶,而是自我的一部分。

身心不合一者,常常更为迟钝,即对身体的感知力较差,但不管一个人的假自我多严重,他仍然会寻求真自我,比如回到纯粹的精神世界,最初可以感觉到自由、自足和自控,可以不依赖他人,但这样的自我始终无法得到真实世界的确认,也无法发展自己,所以最后很容易带来绝望感。比如有的人,用假自我在工作,把真自我放在纯粹精神世界里,很多人将其视为平衡,殊不知,这是一种分裂,因为真自我始终处于虚幻之中,得不到现实世界的滋养,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呢?

3

唤醒自我的活力

不管是存在感,或者自我意识,首先都是在与妈妈的关系中形成,有的人,在婴儿及童年时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有的人,则没有。长大后,我们的内在小孩,会记得这个感受,作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当遇到问题时,不妨去碰触自己的内在小孩,回到创伤的起点,与他建立连结,以便更清楚地明白现阶段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缘由。在第一天的晚读中,我们有与大家一起做碰触内在婴儿的练习,建议大家再做一次。

碰触自己的内在婴儿,是看见自己的第一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不在与人发生着关系,这是我们选择和改变自己的机会,任何一种带有心灵感应的爱,都可以让阻断的生命之水重新流动,特别是爱情。

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当我在关系中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请注意,布伯这里的“你”指的是上帝,但如果把“你”换成爱人、孩子、父母呢?只有当一个人有足够完整的自我和爱的能力,才能给予全然的关注和无条件的爱,反过来,你也将收获这样的爱,建立更好更健康的关系。

但每个人都不完美,正是如此,我们才可以在哪怕很糟糕的关系中一次又一次地受挫,一次又一次看清自己,找到自己。无论如何,勇敢投身于外部世界,投身于关系之中,让丰富的事情去激活我们的觉知力,体察到自己的真实需要,童年的创伤无法改变,但我们长大了,我们可以选择更好的方式去面对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