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质疏松患者近亿人,这5大日常习惯是元凶!平时要多做这项运动!

 昵称2879261 2019-03-07

  一般,成人约在35岁时骨量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少,35岁以后,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会从1%上升至11%。受生活习惯改变的影响,骨质疏松正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我国现有骨质疏松患者近1亿,三四十岁的患者不在少数。这5大日常习惯是元凶,你一定要注意了!

长期吸烟

  调查显示,与同龄人比较,长期吸烟者的股骨颈、肋骨和椎骨均有一定程度的骨质丢失,而这种危害往往在中年后期及老年期才能表现出来。长期吸烟会降低骨密度,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更高。

爱喝咖啡

  浓茶、咖啡内的咖啡因可明显遏制钙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进尿钙排泄,造成骨钙流失,长期如此就会诱发骨质疏松。对于年长者,尤其是中老年妇女,每天两杯或两杯以上的咖啡,会增加约50%的骨折几率。

大量喝酒

  酒精容易导致骨骼变脆,造成骨骼中钙、镁等矿物质流失,长期过量饮酒,会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加快骨质的丢失。饮酒越多,危险就越大。

饮食过咸

  饮食中钠盐过多,在肾小管重吸收中,就会有过多的钠离子与钙离子竞争,使钙的排泄量增加。同时,钠盐还会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激活破骨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破坏骨质代谢的动态平衡,使骨质疏松发病率明显上升。

动物蛋白过量

  相关研究显示,饮食中动物蛋白(来源于鱼虾、禽肉、畜肉、蛋类及牛奶等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越多,钙不平衡的概率也越大,从骨骼中失去的钙也就越多。

  相关数据显示,饮食中动物蛋白与植物蛋白比值最高的女性与比值最低的女性相比,前者骨折的发生率是后者的3.7倍,前者骨质丢失的速度是后者的4倍。所以,日常饮食中要限制动物蛋白摄入,适当增加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等)摄入。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除了调整饮食习惯外,为了预防骨质疏松,还要注意运动,以减缓骨量的丢失。

  肌肉收缩产生的骨骼应力是决定骨骼强度的最重要因素,作用大于其他非机械因素(如激素、维生素、钙的补充等)。运动能够有效地刺激骨组织,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就不容易发生。研究表明,运动对骨质疏松能起到30%的防治作用,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比运动具有更好的功效。

  健走与力量训练配合是最佳的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组合。

  建议中老年人每天健走一万步,长期坚持,可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健走速度应为每小时4~6公里,约每分钟90~130步;强度以健走时微喘,但能清晰讲话为宜。

  同时,每周2天进行力量训练,主要是全身大肌肉群的练习,以增强上下肢和脊柱的力量,以及骨骼的强度。中青年人可以去健身房使用器械进行力量训练,老年人可以在家使用哑铃、弹力带小器械锻炼,甚至可以无需器械,利用自身体重进行力量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