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黑龙江波涛 2019-03-07
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


序曲第一部分:行板—E大调—3/4拍

    此乐章是富有诗意,出色地描绘了深居的宁静和大自然的美景。管弦乐伴奏部分,定音鼓以外的打击乐器都沉默不动。乐章首先由大提琴宁静优美的独奏开始,随后以大提琴五重奏为主题,描写了瑞士山间平静的黎明。低音区的长笛再轻轻的提示我们,一场风暴即将来临,定音鼓的演奏直接将乐曲送入第二乐章。

序曲第二部分:甚快板—e小调—2/2拍

    这个乐章则是暴风雨场面的描写,天空乌云密布,雷鸣电闪,体现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先由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预告从远方逼近的疾风密云,随着乐器的增加,音乐似大海的狂啸怒吼,又似天上的狂风暴雨一般。不久,雨过大晴只留下远处的雷声与闪电。这段猛烈的音乐象征着革命志士的自由呼声。

序曲第三部分:行板—G大调—3/8拍

    暴风雨过后,则出现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色,唱出和平的牧歌,阿尔卑斯山又恢复了原来的恬静。牧人传遍田野的牧笛旋律是由英国管吹出的,长笛也悠闲地应和着,吹出装饰性的助奏。这是风暴过后,一片和平宁静的田园景色。

序曲第四部分:终曲—快板—E大调—2/4拍

    此处描写争取自由的瑞士革命军英勇快速的进攻,以及民众因革命军的胜利而高声欢呼的情景。这是充满光和热的快速进行曲,为听众所普遍钟爱。

    这段终曲是由小号独奏引导,铜管奏完序奏后,在刻画华丽节奏上,开始了大家熟悉的进行曲。中段主要由木管演奏,用了较为阴暗的#c小调,体现了斗争的艰辛。回到进行曲后,跃入全曲的最高潮,最后在兴奋与快乐之情的尾奏上结束。这是革命成功后,庆祝胜利的欢呼。

    焦阿基诺·安东尼奥·罗西尼,英文名:G.Rossini,生于1792年,于1868年逝世,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一生作有大、小歌剧三十八部。其中《塞维利亚理发师》是十九世纪意大利喜剧的代表作。根据德国席勒的同名诗剧写成的歌剧《威廉·退尔》也是浪漫派歌剧名作,此剧的序曲(共四乐章)是音乐会上经常被独立演出的器乐名曲。另有钟表品牌罗西尼,足球运动员法乌斯托·罗西尼和乔纳森·罗西尼。

    罗西尼的主要歌剧作品有《塞维利亚理发师》、《威廉·退尔》,《软梯》、《灰姑娘》、《贼鹊》、《奥塞罗》、《摩西》

亨德尔十二首大协奏曲

亨德尔十二首大协奏曲
       亨德尔大约作有总数30首大协奏曲,目前经常演奏的除了OP.3的6首外,就是这OP.6的12首和《亚历山大之宴》协奏曲。OP.6的这套12首大协奏曲作于1739年,原作标题为“小提琴外加七声部的12首大协奏曲”。这套协奏曲的乐器编制非常简单,所用乐器包括主奏群的第一、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以及数字低音用的大键琴,所以原作实质为弦乐协奏曲。
这12首分别为:
第一号G大调,OP.6.1,共5个乐章:
       1.严守拍子,G大调,令人联想法国式序曲徐缓的第一部分。先由双主奏小提琴与全合奏交互强大地呈现,经过短小的主奏而转成全合奏,主奏与合奏形成强烈的对比。
       2. 快板,G大调,快速活泼的乐章,令人想起法国式序曲的第二部分,但接近古典的奏鸣曲形式。
       3.慢板,E小调,先以主奏双小提琴优美的对位法开始,转为强有力的全合奏后,由主奏与全合奏优美地交替。
       4.快板,G大调,赋格形式。5.快板,G大调,二段体,按巴尔尼看法,为快速的小步舞曲风格。
第二号F大调,OP.6.2
       按赖希登特利特 (Hugo Leichtehtritt)的说法,此曲有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韵味,德国音乐诠释学家克莱茨玛(Hermann Kretzschmar, 1848-1924)的解读:“此曲美如秋天温煦的阳光。清晨,太阳便冲破秋雾探出脸来。午后,远方传来愉悦的歌声,森林中宁静而又安详。待夕阳西下,回到家中,沉浸在一片安乐的幸福里。”共4个乐章:
       1.很慢的行板,F大调,如法国式序曲第一部分,先由全合奏显示优美的主题,双小提琴有优美的二重奏,荡漾着牧歌的气息,然后主奏与全合奏一直愉快地交替进行。
       2.快板,D小调,虽是小调,却显得轻松活泼。先在主奏大提琴音型化伴奏下,由双主奏小提琴卡农问答主题。演变成由双主奏小提琴显示的音符细致的三度叠音后,全合奏与主奏愉快地交替。
       3.最慢板,降B大调—F大调,先由附点节奏的主题强有力地开始,似乎在转告大自然的喜悦。其中出现颤音与小提琴的高音,仿佛是小鸟的啼鸣。中间转为轻而慢的行板,牧歌风格的乐句。
       4.从容的快板,F大调,赋格曲形式,模仿科莱里的协奏曲风格。
第三号E小调,OP.6.3,共5个乐章:
       1.很慢的慢板,E小调,有如法国式序曲的第一部分,庄严而有郁暗寂寥之感。
       2.行板,E小调,声部因主奏群与协奏群的双小提琴合组成第一、第二小提琴,故缩减成五声部,使用增二度或减五度等音程,发挥出极高效果。中间部主奏大提琴在低四度加入答句,形成赋格曲。
       3.快板,E小调,先由全合奏呈示同音急促而充满活力的主题,其手法类似阿尔比诺尼,接着双小提琴有丰富表情的表演,然后是大胆的转调。
       4.行板,G大调,标明为“波兰舞曲”,第一、第二段的开头出现持续音,给人田园风格般沉静的感觉。
       5.从容的快板,E小调,快速短小的舞曲,主奏与全合奏急速交替,巧妙地转调,形成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
第四号A小调,OP.6.4,共4个乐章:
       1.深情的最慢板,A小调,徐缓的速度,除庄严外,充满寂寞感人的情绪。共4个声部。
       2.快板,A小调,堪称亨德尔作品中最优秀的乐章之一,全曲为赋格曲,正规的七声部。
       3.轻弱的最慢板,C大调,短小的乐曲缓慢地演奏,显得优美庄重。4个声部,以明显的对位法作成低音提琴与小提琴如歌似的卡农。
       4.快板,A小调,快速轻松的乐曲,曲中出现逗趣的谐谑感。共7个声部,手法上接近贝多芬后来的谐谑曲,小提琴有一段主奏充满浪漫气息。
 第五号D大调,OP.6.5,
       因其中的第一乐章后用于《圣塞西利亚节日颂》而称为《圣塞西利亚协奏曲》。巴尔比称此曲为亨德尔作品中“最蓬勃、最活泼的作品。”共6个乐章:
       1.极慢板,D大调,类似法国式序曲的第一部分。
       2.快板,D大调,类似法国式序曲第二部分的赋格曲。全曲雄浑而成为亨德尔最具光彩的著名乐章之一。
       3.急板,D大调,快速而轻松的舞曲,有谐谑色彩。
       4.最慢板,B小调,悲歌色彩,为亨德尔所有作品中最深刻、最感人的乐章。主奏穿插于全合奏之间,其对位手法流露出清澈的高贵品质。
       5.快板,D大调,与上乐章一样使用四声部,速度快而充满亮丽的快乐。
       6.稍徐缓,D大调,标明为小步舞曲节奏。
第六号G小调,OP.6.6,共5个乐章:
       1.深情的很慢的慢板,G小调,小抒情曲型,全曲极为单纯,和弦出色而极为优美。
       2.从容的快板,G小调,一般法国式序曲第二部分所用的赋格曲,其主题使用半音阶,极为大胆。
       3.很慢的慢板,降E大调,注明为穆塞特(Musette)曲,穆塞特实际为风笛,穆塞特曲为一种和缓徐舒的田园乐曲。
       4.快板,G小调,五声部,首先以小提琴的主题开始,中部以最弱的优美的小提琴主奏,与前面的全合奏形成强烈对比。
       5.快板,G小调,三声部,小步舞曲风格。
第七号降B大调,OP.6.7,共5个乐章:
       1.最慢板,降B大调,以五度音终止而进入次一个快板乐章,相当于法国式序曲的第一部分。
       2.快板,降B大调,继第一乐章后,出现法国式序曲的第二部分,赋格曲式,富明朗愉快的幽默感。其主题由双小提琴声部呈示,以二分音符始,经四分音符而进入八分音符,以造出幽默氛围。其中出现类似鸡的鸣叫声,中间部赋格曲主题偕同丰富的对位风格伴奏呈现,后部是赋格主题及短小应答。
       3.轻弱的最慢板,G小调,其旋律主要由第一小提琴以如歌形态显示,第二小提琴与其他乐器以对位法呼应。中间部有其他旋律出现。
       4.行板,降B大调,非常优美的抒情,其旋律主要以第一小提琴以如歌般形态显示,第二小提琴与其他乐器以和弦伴奏。
       5.降B大调,注明为“号角单簧管舞曲”,号角单簧管为一种原流行英国凯尔特人地区的木管乐器,用以伴舞,展现出一种活泼的生气。
第八号C小调,OP.6.8,共6个乐章:
       1.行板,C小调,阿勒曼舞曲,无独奏,主奏群第一、第二小提琴与协奏群第一小提琴共同担任主要声部,其他乐器作和弦伴奏,低音提琴模仿主旋律。第二部分模仿第一动机,但以降E大调始,显得优雅无比。
       2.极慢板,F小调,七声部,全合奏与主奏的转换,力度的变化等均极巧妙。先由合奏显示4个四分音符而引导,然后转入赋格型优美的主奏。
       3.快活的行板,C小调,七声部,合奏与独奏的交替进行,小提琴以二声部方式游戏式的律动非常有味道。
       4.慢板,降E大调,结构因短小而相应变得十分单纯,主奏群与协奏群的全体小提琴分成二声部,加上中提琴与低音提琴的和弦伴奏。
       5.行板,C小调,西西里舞曲,七声部,先以3种主奏乐器显示优美的4小节始,然后合奏与主奏交替呈示,动机逐渐改变。
       6.快板,C小调,简短而无主奏,主奏群的第一、第二小提琴与协奏群的第一小提琴合而为第一声部,其他乐器一起充任和声。
第九号F大调,OP.6.9,这是OP.6.12首中最为推崇者。共6个乐章:
       1.最慢板,F大调,给人法国式序曲第一部分印象,共4个声部,旋律单纯,和声简朴,但充满神秘感。
       2.快板,F大调,七声部,合奏与主奏华丽地交替。
       3.很慢的慢板,D小调,西西里舞曲。先由协奏群呈示33小节构造特殊的旋律,然后主奏与合奏交替。
       4.快板,F大调,四声部生动的准赋格曲。
       5.F小调,小步舞曲,四声部。分为两部分,各部分予以反复,展示出简朴朴素的风格,开头呈现平行五度。
       6.F大调,吉格舞曲,四声部,各部分分别予以反复。
第十号D小调,OP.6.10,这是12首中最为人熟知的一首,共6个乐章:
       1.D小调,极慢板,相当于法国式序曲的第一部分,以全合奏的四声部进行,曲中运用了巧妙的对位法。
       2.快板,D小调,近似法国式序曲的第二部分,快速的赋格曲类型,形式极自由,四声部进行,轻松而有趣。
       3.慢板,如歌的旋律,四声部,对位法亦与第二乐章同,只是更自由。
       4.快板,D小调,四声部,快速度以对位法进行。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转位开始。
       5.快板,D小调,七声部,快速进行,但以二声、三声部为前奏进行的机会极多,对位法非常精彩,和弦手法运用亦多。
       6.中庸的快板,D大调,短小的终曲,四声部,不用主奏,和弦趣味重于对位趣味。
第十一号A大调,OP.6.11,为12首中最具特色的一首,共5个乐章:
       1.断奏的缓慢行板,A大调,类似法国式序曲的第一部分,正规的七声部,其中的二声部经常以齐奏进行。先以对位法宽阔地展开,在细碎的音符,隔半音上升的特殊谐谑进行呈示后,再呈示最初的动机。全合奏与主奏交替进行,其间逐渐以急促的音符上升,或出现自由的华彩而告终,其结尾部极为优美。
       2.快板、A大调,极自由的准赋格曲,曲中主奏群与协奏群所有小提琴形成二声部,其余乐器以三声部加入,而低音乐器多以合而为一进行,无主奏。以第二小提琴的主题始,整个乐章似乎都在处理这个主题。
       3、断奏的最慢板,A大调,五声部,仅6小节,可视为第二乐章结尾,第四乐章的前奏。
       4.行板,A大调,全合奏巧妙交替,新动机不断呈现,七声部,二三声部合而为一情形亦多。
       5.快板,A大调,极长,极有生气的欢乐乐章,七声部,全合奏与主奏交换较前乐章更为突出,在交替与交替相互模仿中呈现欢乐效果。
第十二号D小调,OP.6.12,共5个乐章:
       1.最慢板,D小调,七声部。威风凛凛的乐章,以全合奏强有力地开始,旋即转成主奏,以下逐渐变化,以全合奏结束。在对位和音色上,都极富趣味。
       2.快板,B小调,七声部,快速的法国式序曲第二部分味道,有协奏曲风格。
       3.轻弱的很慢的慢板,E大调,三声部。主奏第一与第二双小提琴及协奏群的第一小提琴同时呈示主旋律,协奏曲第二小提琴及中提琴构成二声部,与低音提琴的三声部分别担当和声。主题由12小节乐句与16小节乐句构成,各句分别予以反复。其后变奏部分,主题略经变化并改变伴奏。

       4.最慢板,仅6小节,实为序奏。5.快板,B小调,充满活力,为采用附点节奏的吉格舞曲形式构成的准赋格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