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暖意生,万象更新中

 369蓝田书院 2019-03-07
立春是新年的开始,寒极生阳的标志,万物从封藏状态中渐渐苏醒,处处显露隐隐生机。人类生命自然随着亘古不变的定律,天人相应,时轮同步,对应的肝脏阳气开始升发渐盛,逐渐显现出平素日积月累的劳损或隐患。通过手诊可以提前预知肝脏的状态,因人而异的制定自己的肝脏手道养生方案。
立春景象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个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侯集群》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

立春阳气初生,万物复苏。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金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气候日趋暖和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上升和增多。气候仍以风寒为主虽然气候逐渐变暖,但仍以风寒为主,因为当阳气和阴气势均力敌且进行交流的时候,便会出现风,尤其初春,更是多风。

人应立春

人体脉象为弦脉 随着地气的升发,人的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处走,这时,人的毛孔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人与自然是相通相应的,观察自然界的变化会发现,春天,人的气血从内脏向外走,植物的营养也开始从根部向外走,但它并不是一出来就长树叶,而是先拱一个尖尖的嫩芽。因为里面的气血已经向外走了,而外面的依然寒冷,所以上升的阳气必然有个冲破的过程。初春的时候,中医号脉,大多是弦脉,就像按在琴弦上,有种绷紧向外张的感觉。

毛孔由闭合向开放的过渡。冬天人的毛孔处于闭合状态,夏天完全开放,而春天正好是从闭合向开放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只有多穿一些衣服,才有助于毛孔的逐步打开,以使气血畅通地向外发散。如果穿得少了,人体有自保功能,毛孔就自动闭合了。

春季肝气旺盛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是阳气生发的季节,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正是调养肝脏的大好时机。

手应立春

立春阳气初升,肝脏阳气渐萌。若平素肝阴不足,双目干涩,皮肤干燥,筋骨不利者,可见肝胆区(巽区)干燥扁平略显萎缩,原来的纹理似乎更加深刻;若肝阳上亢,则见巽区发红发热。若平素肝气郁结,没事找事生气,郁结加深,则巽区或肝胆段会出现青褐色色泽,尤其巽区青筋怒张更加显著。

立春养生

注意春捂防寒,防止感冒 由于春天仍以风寒为主,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春捂防寒,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如果不注意保暖,就容易患上流感。

春季注意养肝护肝。随着春气的来到,肝气起到了引导气血从里向外调动的作用。中医认为“肝喜调达而恶抑郁”,所谓调达就是指它像树一样喜欢不受约束的生长,不喜欢受压抑,所以春天到了,人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去户外散步,这样才能与大自然生发的春气相呼应。

立春饮食

多吃青绿色蔬菜 饮食调养应从进食清爽绿色蔬菜、提升阳气出发,进而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可适当多吃辛甘的蔬菜,如大葱、香菜、韭菜、红枣、豆豉及花生等,胡萝卜、菜化、白菜及青椒等新鲜蔬菜,也有提升阳气之效,可多吃。

不宜吃酸味食物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绶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

适当多吃能补肝养肝的食物 平时应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子、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补肝益肝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鸭血、乌梅、豆制品、鸡蛋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立春起居

睡前睡后要按摩 立春时节,睡前用热水洗脚,并用双手按摩双足尤其是涌泉穴,能使全身暖和、舒适,睡得更安稳。睡眠时头部应朝东方。早晨起来,先使头脑清醒,再睁开眼睛。然后闭眼将双手搓热,,熨眼几十遍。接着将眼睛左右旋转九遍后,将双眼紧闭一会儿,然后猛睁开双眼。这样可以去除肝火过旺所致的眼中风火。

室内除尘通风 由于居室紧闭一冬,会有不少灰尘积聚,同时室内空气污浊,在立春时节应打开门窗,对居室进行除尘通风,以减少和抑制病菌、病毒的繁殖,以预防疾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