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运用经方辨治痤疮!纯干货(值得参考)

 广源恒顺 2019-03-07

经方治疗面部痤疮,不是专病专方,不是以病因论治,而主要依据症状反应进行辨证论治,即临证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辨方证时结合病因辨证,治疗做到方证对应而治愈痤疮。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案例

案 1

患者女,29岁,干部,2012年11月18日求诊。额部、面颊散在丘疹,大如绿豆,色鲜红,破溃后留有疤痕,反复发作。伴呃逆反酸,大便塘,月经量淡,舌质红,苔白厚腻脉滑。半年来求治无效,多方皆以清热解毒利湿为药。辨为半夏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合方证。处方:半夏21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0g,党参10g,赤小豆15g,当归12g,生姜10g,大枣10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5剂后复诊:额面部丘疹色淡,伴胃肮部胀满,暖气后减轻,大便塘缓解,舌质淡,苔白腻,脉缓。辨为茯苓饮合赤小豆当归合方证。处方:半夏12g,陈皮15g,党参10g,枳实10g,茯苓15g,炒白术15g,赤小豆15g,当归12g,生姜15g。

服12剂诸症消失,颜面光滑润泽,随访未发。

案 2

患者,女,23岁,大学生,2013年2月25日求诊。额部、下领部弥漫性丘疹,如麻粒大,色淡红,面部晦暗,多有疤痕残留。伴口干,汗出,恶风,手足凉,失眠,烦躁,大便干结,3d1次,时有腹痛,月经时来加重,伴头晕,经色暗有痕血块,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细。多年求治未见明显疗效。辨为桂枝加龙牡汤、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合方证。处方:桂枝10g,白芍10g,生龙牡各20g,柴胡12g,黄芩10g,干姜10g,天花粉15g,当归12g,赤芍10g,川芎6g,生白术12g,茯苓15g,甘草6g。水煎服,日1剂。

5剂后复诊:额部、下领部丘疹色淡红,面部仍晦暗,恶风、口干、便干、失眠、烦躁基本消失,四肢已温,腹痛如前,头晕,月经未潮,舌质淡暗苔白腻,脉细。辨为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方证。处方:当归12g,赤芍10g,川芎6g,生白术12g,茯苓30g,泽泻10g,桃仁12g,牡丹皮12g,桂枝12g。

服15剂诸症消失,面色润泽,月经正常,随访未发。

体 会

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好发于富含皮脂腺的部位,面部较为常见。后世医家辨治本病采用五脏辨证,往往疗程较长疗效不尽满意。

案一首诊中“呃逆,反酸,疹红,舌质红,脉滑”辨为上热,“大便塘,苔白厚腻”辨为下寒上热下寒,属厥阴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方证,冯世纶教授指出“本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见呕而肠鸣者,方证属厥阴病证。

“绿豆大丘疹,破溃后留有疤痕”属有太阴赤小豆当归散方证,冯教授指出`本方养血祛瘀,治诸疮有痈脓恶血,方证属太阴病证,复诊中“胃肮胀满,暖气后减轻,大便塘舌质淡,苔白腻”属太阴证茯苓饮方证,胡希恕先生注解本方“治疗胃虚停饮之胸闷、心下痞者,加半夏则效尤捷;

案二首诊中“恶风,汗出,失眠,烦躁”属太阳桂枝加龙牡汤方证,胡老指出“本方治疗桂枝汤证而烦躁不安证候者”,“手足凉,口干,大便干结”属厥阴证柴胡桂姜方证,本方证是半表半里虚寒厥阴证,以四肢厥冷,口干及口苦,大便干,小便不利为主证,“腹痛,头晕,经色暗有痕血块,舌质淡暗,苔薄白,腻脉细”属太阴证当归芍药散方证,胡老指出“本方治疗瘀血性腹中急痛证,其人或眩冒,或小便不利,而有血虚证候者,复诊中仍为太阴夹瘀证,桂枝茯苓丸加重活血化瘀利水作用,胡老指出“无论男女因有瘀血而下血,或其他出血证,大多宜本方。大多邪反应的部位可能在表、半表半里、里,临床上痤疮患者症状虽繁多,但病性不出六经,运用辨方证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冯世纶教授曾赞胡老运用经方的“三辨”为入仲景之门的简便法门,其理明、其法真、其效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