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因为零食和妈妈斗智斗勇! 一次在小区散步,看到一个孩子放学回家,飞快地冲进小区的小卖部,买了一瓶可乐,三包辣条,坐在路边大快朵颐。 我好奇地问道:“你妈妈让你吃辣条吗?” 孩子也诚实:“不让啊!所以只能偷偷吃完再回家!” 我哑然失笑,家长再严防死守,也防不住孩子想吃零食的心啊! 可是,因为零食的普及,与30年前相比,人们的糖摄入量上升了5倍!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数字,真的很惊人了!但这些糖,是怎么不知不觉被我们吃下去的呢? 为什么你不吃糖,还摄入超标?
这是我的同事小李一天的食谱,他是个“无奶不欢”的90后,每天下午3至4点之间,外卖电话总是准时响起。 按照他的话来说:“我喝的不是奶茶,是快乐!” 就这么一天一杯,毕业不到一年,他的体重就飙升了20斤! (图片来源网络) 大家都知道,奶茶高糖高热量,那么长胖的罪魁祸首就是奶茶? 先别过早下结论! 让我们粗略计算一下小李一天的添加糖(食物制作时额外加入的糖)摄入量:
这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大家“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量化标准。 那么问题来了,小李明明没有吃糖果,这些糖从哪里来? 事实上,为了提升口感,人们会在甜品、饮料制作会添加大量的糖,很多中式烹饪菜肴也会用糖来提味提鲜,甚至很多咸味食品,薯片、卤味、蘸酱等,也含有大量“隐形糖”。 精细化饮食,才是大部分人每天糖摄入量超标的根本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奶茶含糖量惊人) (图片来源网络,零食堪称“甜蜜杀手”) 甜食上瘾是病 甜食真的会上瘾? 我一个同事的儿子,就有典型的甜食依赖症。 孩子上小学2年级,不知怎么就养成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的毛病。有时候数学题做不出来,两片奥利奥下肚,瞬间就能打开思路。久而久之,嗜甜的毛病就改不掉了! (图片来源网络) 在很多家长看来,吃甜食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总比沉迷网络游戏强吧? 大错特错!其实“糖瘾”跟“游戏瘾”一样,是病!只不过“糖瘾”善于隐藏,不易发现罢了! 从糖能最快提供能量这个角度来看,人类爱吃糖,是被写进基因里的。 但除了提供能量,提升口感,人们嗜甜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甜味能让人感觉快乐:
这和运动、打游戏让人快乐的机制如出一辙,但吃甜食获得快乐显然更加容易! (图片来源网络) 这种唾手可得的满足感,更容易让大脑形成依赖和惯性,即所谓的甜食成瘾!这跟吸毒成瘾,本质非常类似! 有研究表明,糖对大脑的诱惑,和可卡因对大脑的诱惑程度是相当的,甚至可能更大! 法国有科学家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Sugar addiction: pushing the drug-sugar analogy to the limit》,对比甜食成瘾和吸毒成瘾的相似之处。通过动物实验,科学家已经证明,甜食对大脑奖赏系统的刺激堪比毒品。 ![]()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刷牙防蛀,是个伪命题 ![]() ![]() 吃甜食,坏牙齿。所以很多家长天天对孩子耳提面命,要认真刷牙! 我一个邻居,就在这方面尤其注意!她家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就坚持使用硅胶指套,为孩子清洁牙床;孩子长牙后,更是坚持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可事与愿违,孩子今年不到5岁,就有了2颗蛀牙。 难道刷牙防蛀是个伪命题? 加拿大一位名叫Weston A.Price的牙医,曾经花了10年时间,周游世界,想找到问题的答案。 ![]() (Weston A. Price本尊,图片来自wikipedia) 最终他发现:精细加工的食物,才是导致口腔疾病的根源!甜食残渣经常停留在牙齿上,滋生有害细菌,最终毁坏牙齿,早晚刷牙并不能完全防止蛀牙! 所以甜食成瘾对孩子最大的危害就是: 伤害牙齿,导致口腔疾病 除此之外,嗜甜还有很多其他危害—— 导致肥胖,影响健康 近几年,学校里的胖孩子越来越多! 2017年发布的《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指出 我国儿童肥胖率正在不断攀升,主要大城市0至7岁儿童肥胖率约为4.3%,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约为7.3%; 如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30年,相应的超重肥胖儿童人数将增至近5000万人。 而肥胖,更会导致一系列疾病:脂肪肝、痛风、脑梗、糖尿病等疾病正在低龄化! 山东淄博一个6岁男孩,因为过度食用“垃圾食品”、甜食饮料,竟被查出了脂肪肝!还有孩子小小年纪就因为痛风、脑梗住进了医院……这都是嗜甜惹的祸! ![]()
爸爸妈妈们,就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了! 3 吃糖让孩子变笨 过量吃糖除了威胁健康,还会让人变笨! 发表在《生理学》(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上的一份研究表明:长时间的高果糖饮食会减弱大脑学习和记忆信息的能力,让人决策更慢,行动迟缓。 果糖从哪里来? 除了水果中的天然存在,很多零食都会添加大量果葡糖浆! 每天摄入果葡糖浆超过50克的人(相当于2-3罐饮料),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会增加2-4倍! ![]()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com) |
|
来自: 憨豆憨 > 《疾病 健康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