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陵公园是辽宁省沈阳市最大的公园,占地330万平方米。 1643年(清崇德八年)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昭陵建成。 1927年,奉天省政府将清昭陵辟为公园,因位于市区北部,故得此名。 清昭陵是沈阳名胜古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也是汉满蒙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 方城是陵园的主体部分,结构与福陵的方城相似。北陵既有古老的传统建筑,又有现代化游园设施,置身园中,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它是国内外游人来沈必游之地。 清昭陵内古松参天,有许多地方值得观看,像赑屃驮石碑、角楼、后山的陵墓等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昭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后历经多次改建和增修而呈现现在的规模。 陵寝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系仿自明朝皇陵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特点。 昭陵全陵占地18万平方米,共分三大部分。由南至北依次为: 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石狮、石牌坊、更衣厅、宰牲厅; 中部,从正红门到方城,包括华表、石象生、碑楼和祭祀用房; 后部,是方城、月牙城和宝城,这是陵寝的主体。 北陵又称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 位于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因此也称“北陵”,是清代皇家陵寝和现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园内古松参天,草木葱茏,湖水荡漾,楼殿威严,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壮丽和现代园林的清雅、秀美。 昭陵除了葬有帝后外,还葬有关睢宫宸妃、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一批后妃佳丽,是清初关外陵寝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座帝陵,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之一。 民国十六年五月(1927年),以陵寝为中心辟为“北陵公园”,如今占地面积332万平方米。其总体规划是以陵寝为中心,分陵寝、陵前和陵后三部分。园内的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其中芳秀园是北陵公园的园中园,总面积4万平方米,种植了近200种植物,各具特色。 初春樱花盛开,满园飘香;盛夏荷花竞放,柳浪闻莺;深秋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寒冬银装素裹,苍松挺拔。 纵观整个园林,春有花,夏有阴,秋有果,冬有青,奇花异石,小桥流水,颇有江南之秀。 园内建筑与景观巧妙结合,用中国传统园林建筑艺术将自然美和人工美合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天然画卷,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来此参观。 北陵公园拥有30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水面,夏天碧波荡漾,柳岸成荫,乘坐脚踏船、快艇观光游玩,泛舟湖上,别有一番情趣。现在北陵公园已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 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