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养生六一切为了消化功能——足少阳胆经

 无涯书馆8 2019-03-08

 窍阴别后恨相牵  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  烦君阳辅寄陵泉

胆经是人体内循行路线最长的经络,走身体的两个侧面,从小腿到上身,再到脖子、到头。胆经是为大家强调的最多的经络,敲胆经能明显改善气血的运行。敲胆经也是当前最流行的经络养身手段。

胆经里弥漫着夏天一般炎热的气息,又称“离火”。人体从外界吸收的炎热之气会首先进入胆经,由胆经统一调配后为身体提供所需的热量。胆经的活跃时间是午夜11——1点钟。

离火之气对身体的好处:1、帮助消化,让身体远离酸痛。酸,包括肌肉酸、胃酸,酸过多,很可能是消化不及时,导致食物在体内发酵,而消化不及时,又和胆囊分泌的胆汁不足有关。2、温暖全身,让胆气旺盛,等于在体内加了一个小炉子,能解决大问题。3、管好离火、轻松不上火。脸红面赤、脚底发烫,嘴里溃疡,常敲胆经,能协调好和三焦经内的离火平衡,有效改善症状。4、改善犹豫怕事的性格,人的性格的改变,变得底气不足,优柔寡断,往往和体质的下降有关,尤其是胆气的不足,或离火运行不畅的表现。

胆经上出问题,常见的表现有:怕冷或易上火,或经常唉声叹气、口苦、心肋酸痛不能转身,皮肤无光泽,脸色蒙尘,下锁骨窝、腋窝会肿,全身各关节酸痛等。

1、阳陵泉——慢性胆囊炎的克星。方法,经常敲、按揉。治胃病,泛酸、打酸嗝,压数十秒边吐气。位置:近足三里。还可用敲打的方法治抽筋,哪边筋抽敲那边。

2、地五会穴,方法揉、灸,功效:补血养肤,使身体丰满。每周23次,每次10分钟。“内伤唾血不足,外无膏泽,刺地五会”。

3、阳辅穴——治胆经循行路线上的疼痛。位置:踝骨上一掌处。方法保健捶敲打、按揉。

4、侠溪穴——是清火的速效丹。45脚趾缝的连接处。对缓解鼻子发干有奇效。方法是:按摩左侧侠溪穴或敷贴银翘片。

5、足临泣穴

6、丘墟穴——让你壮胆的奇穴。位置:脚踝骨外凹陷处。1:天天按摩或轻轻敲打100下。2:同时配合按摩侠溪穴和脚背,可缓解女性乳房胀痛。

7、风市穴——改善各种关节痛和四肢无力症状,防止风寒。位置:大腿外侧靠中间。方法1按摩,风市穴、足三里、间使穴、解溪穴和委中穴,治疗因风寒引起的四肢无力。方法2灸,治疗脖子僵硬和腰酸背痛。(可配合灸阴市穴、合谷穴、足三里穴)

8、肩井穴——专治颈肩酸痛。位置:肩关节和脖子边缘的中点处。按压敲打有明显痛感,但事后又会感到很舒服,对缓解牙痛也有效。

9、风池穴——专治偏头痛和头昏目眩。位置:在后颈发际处。按揉或涂抹风油精(新加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