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23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3-08

【复习点睛】 

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 是历年考试的重点,哮病发作期的病因病理机制为常考内容,其辨证分证论治方药亦为考试的重点,复习时应重点掌握。

考点四: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诊断

考点

击破

哮病与喘证的鉴别 

概言之,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两者虽有类似之处,但又有各自的特殊另一方面,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考点

点拨

此考点主要考查哮病与喘证临床表现的鉴别以及辨证用方的异同点, 需重点掌握,为常考点。

考点五: 哮病与喘证的转化

考点

击破

哮指声响言,为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是指气息而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 哮病久延可发展成为经常性的痰喘,故可将哮列入喘证范围。

考点

点拨

此考点需要掌握哮病日久可转化为喘证。

考点六: 哮病的临证备要

考点

击破

1.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

2.发时治标顾本, 平时洽本顾标 临证所见,哮病发作之时,虽以邪实为多, 亦有正虚为主者,

缓解期常以正虚为主 但其痰饮留伏的病理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对于对于哮病的治疗时未必全从标治。当治标顾本。平时亦未必全是扶正,当治本顾标。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更应重视回阳固脱及固其本。若拘泥于发时治标之说,则错失救治良机平时当重视治本,区别肺、脾、肾的主次,在抓住重点的基础上,适当兼顾,其中尤以补肾为要着,因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根,肾精充足则根本得固。但在扶正的同时,还当注意掺入降气化痰治本,以祛除内伏之顽痰,方能减少复发。

重视虫类祛风通络药的应用 风邪致病者,为痰伏于肺,外感风邪触发,具有起病多快、病情多变等,风邪“善行而数变”的特性,治当祛风解痉,药用麻黄、苏叶、防风、苍耳草等,特别是虫类祛风药擅长走窜入络搜剔逐邪,可祛肺经伏邪增强平喘降逆之功,且大多具有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对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缺氧现象有显著疗效,药如僵蚕、蝉衣、地龙、露蜂房等。

考点

点拨

此考点主要考查哮病的分证论治方药, 需重点掌握寒包热哮证和冷哮证。

真枪实练

01

治疗冷哮可以选用

A.射干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冷哮症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 咳不甚, 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方用射干麻黄汤,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若表寒里饮, 寒象较甚者,可用小青龙汤。

02

治疗寒饮伏肺的咳喘可以选用

A.射干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寒饮伏肺的咳喘,治当用小青龙汤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03

哮与喘的主要鉴别点是

A.哮必兼喘 

B.哮有宿根 

C.频发频止 

D.哮有声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哮证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如遇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喉中有哮鸣音,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哮必兼喘, 喘未必兼哮。

04

A.生脉散合补肺汤 

B.金水六君煎 

C.六君子汤 

D.保真汤

4-1. 治疗肺脾气虚所致哮病,应首选

4-2. 治疗肺气虚耗所致喘证,应首选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4-1.C。肺脾气虚所致哮病,其治法是健脾化痰为主,选用六君子汤治疗。4-2.A。肺气虚耗所致喘证,方用生脉散合 补肺汤加减,补肺益气养阴。 药用人参、黄芪补肺益气; 麦冬、熟地补阴; 五味子收敛肺气; 紫菀、桑白皮化痰清利肺气。

05

A.  四君子汤合二陈汤

B.  生脉散合补肺汤

C.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D. 生脉散合黑锡丹

5-1. 哮病属肺脾气虚者,治宜选用

5-2. 喘证属肾虚不纳者,治宜选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5-1.A 5-2.C。 此题旨在考查哮病和喘证选方用药。B选项生脉散合补肺汤可以主治哮病属肺气虚耗者。C选项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可以主治喘证属肾虚不纳者。D选项是干扰项。

06

哮证发作的病理关键是

A.宿痰内伏于肺 

B.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C.痰气相搏,气道被阻

D.邪客于肺,肺气不利

E.痰瘀互结,肺失宣降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发作期的基本病理为 伏痰' 遇感引触, 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抟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07

哮证的病因是

A.宿痰内伏 

B.外邪侵袭

C.饮食不当 

D.情志失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 哮证的病理因素以孩为主,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此后如遇点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多种诱因,均可引起发作。

08

哮证发作期的主要病因病机是

A.外邪侵袭,触动伏痰

B.宿痰内伏于肺

C.邪客于肺,气道不利

D.痰瘀相搏,气道被阻

E.脏腑虚弱,气失所主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 发作期的基本病因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

09

患者因受寒而哮喘发作,呼吸急促,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咳嗽,胸膈满闷,痰少咯吐不爽,形寒怕冷,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脉象浮紧,主方选

A.  射干麻黄汤 

B.三子养亲汤 

C.苏子降气汤 

D.小青龙汤 

E.以上皆非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哭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以致呼吸急促而哮鸣有声,肺气郁闭,不得宣畅,则见胸膈满闷如塞,咳反不甚而咯痰量少.阴盛于内,阳气不能宣达,形寒怕冷,内无郁热,故口不渴而喜热饮,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皆为寒盛之象,治用射干麻黄汤。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10

治疗寒哮的主方是

A.小青龙汤

B.射干麻黄汤 

C.定喘汤

D.三子养亲汤 

E.苏子降气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B 寒哮证见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当温肺散寒,化痰平喘。用射干麻黄汤药用射干,麻黄宣肺平喘,豁废利咽;干姜、细辛、半夏温肺饮降逆:紫菀、款冬、甘草化痰止咳:五味子收敛肺气, 大栆和中。

11

患者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恶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 小青龙加石骨汤

B. 桑白皮汤

C. 清金化痰汤

D. 麻杏石甘汤

E. 定喘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E,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嘴而气粗息涌,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呛咳阵作.热蒸液聚生痰,痰热胶结,故咯痰黏浊稠厚不利,色黄或白。痰火郁蒸,则烦闷,自汗,面赤,口苦,病因于热,肺无伏寒,故不恶寒而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辨证当为热哮,治用定喘汤,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12

冷哮证发作期, 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A.射干麻黄汤 B.越婢加半夏汤 C.定喘汤 D.厚朴麻黄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冷哮证证机概要--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降。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

13

寒哮,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 胸膈满闷,痰白有泡沫。治宜选用

A.射干麻黄汤 B.定喘汤 C.小青龙汤 D.厚朴麻黄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C。此题旨在考查哮病。

14

治疗久哮肺肾两虚证,可选用的方剂有

A.金水六君煎 B.补肺汤 C.麦门冬汤 D.生脉地黄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D。此题旨在考查哮证的辨证论治。

15

患者喉中哮鸣有声,气粗息涌, 胸高胁胀,面赤身热,痰黄黏稠,舌红苔黄, 脉滑,治疗宜选用

A.定喘汤 B.大青龙汤C. 苏子降气汤 D.越婢加半夏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 AD。此题旨在考查哮病的辨证论治。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为哮病之热哮证 (痰热壅肺证), 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可选用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编辑:芩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