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剧功与法》中关于成套身段的几篇之一

 江山携手 2019-03-08

成套身段

    有了腰腿功底,继之便可练习起、走、趟、揉等成套身段了。身段即台上常见的各种程式动作。没有程式便没有戏曲艺术,国剧之表演从上场到下场,其全部动作完全融化于程式之中。唱有腔调,念有韵律,做有规格,打有套路,是为技巧性最强的表演艺术。所以演员必须经过对身体和声音进行长时期的锻炼,求其姿态高度准确,肢体极端灵活,并且富有节奏感,久之便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因此在开坯子阶段,就要按照本行当之规格和要求,练习各种身段,并把每一单项程式联结起来,使之连贯成套,这就是国剧舞台上经常运用的“起霸、趟马、揉肚子”,它乃掌握使用手、眼、身、法、步的开端,也是各个行当都应该具备的必修课程。

起霸

“起”,指“起霸”。据传他来源于昆曲《千斤记》中起霸一折。其内容为表现出武将出征之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是练习扎大靠的成套身段。国剧中文武各行都有此霸,如老生戏《战长沙》之黄忠起霸;武生戏《挑滑车》之高宠起霸;花脸戏《铁笼山》之姜维起霸,司马师起倒霸;小生戏《镇潭州》之杨再兴起蝴蝶霸(即先起正霸,念完引子起锣经,继之从下场门再起个反霸);旦角戏《战金山》之梁红玉起女霸;丑角有《赶三关》之穆老将起丑霸;《阴阳何》之兔神起兔儿霸;《扈家庄》之王英起矮子霸。其他还有起半霸、起双霸等等。有繁有简大同小异。

起霸是把一些练过的腰、腿、手臂姿势,系统地串起来,组成一套完整的身段进行练习。其动作要求是:“动从需要而动,作随锣鼓而作”。比方说,起霸的出场亮相,为表示将军已然披挂整齐。其中的云手、栽拳,则是试试全身铠甲系的是否舒适利落;跨腿、踢腿、骑马式,是先活动一下,看看对骑马作战有无妨碍。经过反复试验后,再整袖、正冠、紧甲,一切准备妥当,便去帐前待命。这些动作都是人物所需要的,故称“动从需要而动”。身段不虚动,锣鼓不虚响。锣鼓(国剧中称锣经)乃为身段增强节奏力感,为动作制造气氛的,同时也起着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作用。而“作随锣鼓而作”则是指动作时要吃准锣经节奏,使形体上一举一动和锣鼓声音协调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力感,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一幅完美的英雄形象。否则会使人感到起霸动作絮烦而生厌倦。

各行当的起霸规格不同,掌握的筋劲也不一样。著名武功教师钱宝森先生曾说:“起霸的劲头架势概括起来为五种,即:老生弓、花脸撑、武生取其中、小生得紧,旦角要松”。所谓“弓”,是指脊背略微有点向后贴的感觉,胸前似乎有个空档。这样,动作起来便显得稳重。切莫把“弓”字误解为罗锅的样子,那么一来,可就闹笑话了。“撑”是把架势撑起来,动作放大一些。“取其中”则是指姿势劲头要介于弓、撑之间。“紧”是指举止动作得紧襯利落;“松”是身段姿势要松弛柔和。不仅各行的要求不同,不同的戏也有不同的分寸。《取洛阳》的岑彭、马武起霸,就和《失街亭》的王平、马谡起霸不一样。角色的身份、气度,所处的环境等,决不能千篇一律。总之,起霸身段是总体相同,具体各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