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程系列(三)——它山堰

 松竹同音 2019-03-09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山堰

牛书平

它山堰位于浙江宁波市鄞西鄞江镇西首,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又与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合称东南三大御咸蓄淡水利工程。1988年12月底,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0月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下图为它山堰全景,拦河堰是一座由大块石叠砌的拦河滚水坝。 

一、鄞西平原水文和地形地势

樟溪河发源于浙江东北部的四明山区樟溪河,上游大皎溪、小皎溪的淡水在皎口汇合,通过樟溪河顺流直下进入鄞江,随后经奉化江在宁波市区的三江口汇入甬江,最终直通东海。鄞西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程2m。奉化江沿岸偏低,由西部四明山区向奉化江一侧微倾,并向甬江东北方向的出海口倾斜。

二、鄞西平原气候与灾害

鄞西平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台风、洪捞、干旱、低温等气象灾害时有发生。

它山堰建成之前,每逢旱季,江河水位下降,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樟溪河,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古籍中有“民不能饮,禾不能稼”,意思就是老百姓没有能喝的水,庄稼也无法进行灌溉。到了雨季,水位有会大幅上涨,决堤泛滥之后造成洪涝灾害。干旱,洪涝,咸潮是古代鄞西平原人们面临困难,鄞江两岸民众饱受愁苦,只得背井离乡外出逃生。它山堰的修建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三、它山堰功能

1. 阻咸

河流枯水季节,随着海水的潮汐变化,海水就会倒灌进入江河。它山堰使河流一分为二,从根本上解决了咸潮的问题。

它山堰阻挡了咸潮

2.蓄淡

由于它山堰的阻挡上游的水位升高蓄积,珍贵的淡水在北边汇入南塘河滋润了整片流域。为这片肥沃的土地提供了持续、稳定而优质的水源补给。四明山附近生态良好,人们又注意保护,所以水质为一类水质,稍做处理就可以作为饮用水源。去年恰好因为朋友孩子结婚,在四明湖举办,打着“飞的”过去参加婚礼,看到四明湖水质清澈,当地人告诉我们是水源地。

四明湖

3.引灌与泄洪

据记载,坝的设计高度要求是:“涝则七分水入于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

围绕着它山堰人们修建了一系列水利配套工程,它们包括九碶,五堰,十三塘等一系列设施。它山堰所储蓄的淡水,在通过这些水利设施的调节和分流汇入纵横交错的河网,灌溉着整个流域的万顷良田。从而实现了它山堰的第三个功能----引灌。

旱季到来时,南塘河沿线各碶闭合闸门,储蓄淡水用于人们生活和农田灌溉。

到了雨季,所有闸门同时开启,降低南塘河水位,江河水引流排入鄞江,避免了鄞西平原洪涝灾害的发生。 

雨季

四、它山堰的堰体结构

1.选址

唐太和七年(833),山东琅琊人王元伟被贬到鄞江做县令,上任后看到人们旱季无水可饮,雨季时洪涝淹没房屋和庄稼,他下定决心整治鄞江。他踏勘、谋划、集资,并动员民众兴建它山堰,变鄞江水害为水利。主持在它山下鄞江上筑堰,拒咸蓄淡,并开南塘河引水灌溉鄞西平原七乡农田,因山得名“它山堰”。

它山堰示意图

在王元伟之前也有人修建堰坝,不过都以选址的失败而被冲毁,如何选择施工的地点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勘察,定在它山和纱帽山之间,这个地方是鄞江古河道瓶口的位置,宽100多米,工程量较小,两座小山之间的山脚下的基岩可以增强堰体的抗冲击力。

它山堰平面图

看看平面图,这就是我们平时讲的坝址的选择呀!我们不得不感叹王县令的智慧,选址如此的科学,不知道这王县令是否去都江堰考察学习、取经座谈过? 

2.堰体构造原理

它山堰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全长134.4米,堰面宽4.8米、高10米,堰体上部全部以长2~3米、宽1.4米、厚0.2~0.35米的条石砌筑而成,左右两边各有石级36级。

堰面全部用条石砌筑而成,堰身为木石结构,有逾抱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被称为“它山堰梅梁”。

 

据水利专家分析,堰身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有许多原理是20世纪才发现的;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

它山堰堰体有以下四大特点。

    第一,堰底向上游倾斜5度。这一特点可以增加堰体的抗滑稳定性一倍以上。

因为它山堰整体都是卧在河床上的,当上游洪水来临时,如果底部是水平的话,那么堰体受到特别强的水流冲击,很有可能会产生水平滑动,导致堰体受损,而多了这个倾斜角度之后,就好像前面多了个小钩子,勾住了河床,这个小小5°角可不能小看哦!

第二,组成堰体的条石附有粘土夹碎石层,从而减少河床的渗漏。

古人选择的用粘土和碎石混合也是超越那个时代的做法,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混凝土了,黏土中混入碎石后土的抗剪强度和固结度大大的提高了。同时,这厚厚的“古代混凝土”还可以防止涨潮时下游海水通过堰体渗透到上游去,这真可谓一举多得,也是它山堰的神来之笔。

第三,堰体平面略向上游鼓出,从而减少溢水时对河岸的冲刷。

 

看到向上游微微凸出的弧形了吗?

这样上游下来的洪水,漫过堰体冲到下游的时候,是会产生一个向心力,两侧的水会流向中央,于是就减少了对两岸河床的冲刷。弓形水坝是现在建坝最常用的形状,国外最早的弓形水坝出现在16世纪,它山堰比它们提前了800多年。

第四,堰体采用变厚布置,从而增大河床中央堰体刚度。

从它山堰的纵切面我们会发现中央的堰体是最厚的,两边成阶梯形变薄,河床的中央是整条河中淤泥最多最松软的地方,也会是堰体由于自身重力最容易沉陷的地方,就如我们俩个人抬一桶水,扁担的中间向下弯曲的最厉害。如果整条堰体建成同一厚度,中间就会因沉陷幅度大而导致堰体断裂,所以这种布置使得整条堰体沉陷均匀。

五、部分遗址介绍

它山堰作为世界灌溉遗产工程体系组成如下图。

1.迴沙闸

迴沙闸始建于宋代为了减少干渠淤积,在它山堰拦河坝进水口前,建3孔迴沙闸,上游的泥沙能够在闸前大部沉淀下来,便于集中清淤,减轻了渠道每年的疏浚工程量。

今存石柱四根,应是检测水位高程之用。第三根石柱刻有“迴沙闸”三字。

2. 水则碑   

平字水则碑,即在碑上刻一平字,视水面处于平字的部位。据以启闭沿江各闸。水淹平字则开启水闸放水,以防农田受灾;平字出露则闭闸积蓄淡水。知道今天水则碑仍在发挥这种奇特的功能。它也是中国城市古代水利遗存仅有的实例。 

水则碑

3.圆圆的石孔在诉说

 

在一些坝石上还可见到碗口大的圆孔,这应当是为在上下层之间的坝石上穿插木桩或铁桩而设的,目的是防止坝石的纵向移位。

4.最上层石条悬空

最上一层的宋代坝石上,还设有一溜贯通堰体两端的条石,这是为丰水期堰体溢流时方便行人过堰而设。条石下部垫有小石条使其悬空,可以降低流水冲力;两端嵌有铁条,下部与坝石铆接,可防止条石被急流冲走。

古老的它山堰,证明了古人的智慧,他们能在那样的时代极尽所能,顺自然之势而所为,顺天顺地顺人心,令今人叹为观止和汗颜。它山堰就是这样一个工程,它遵循自然、师法自然、呵护自然。为宁波这一方水土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巨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