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鄞县它山堰

 心静意定 2022-08-15 发布于浙江

        鄞江发源于四明山白肚肠岗,至栎社横涨村附近汇入奉化江,全长69.4公里。鄞江源头称为大皎溪,出源头后北流,至半岭东流,穿行于四明山的峡谷之中,于周公宅建有周公宅水库。

       此后河流继续向北,与发源于余姚市鹿亭乡境内的小皎溪汇合,始称樟溪。两河河口处建有皎口水库。此后樟溪东流至鄞江镇,受唐代水利工程它山堰节制。出它山堰后河流始称鄞江,此时河道开始受到潮水影响,于横涨附近汇入奉化江。

 它山堰历史

       鄞县(今属海曙区)樟溪的出口处,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唐代太和七年(833年)由县令王元暐创建

       它山堰是中国水利史上首次出现的块石砌筑的重力型拦河滚水坝,坝长113.7米,堰面顶级宽3.2米,第二级宽4.8米,总高5米。其砌筑所用石块是长2至3米、宽0.5米至1.4米、厚0.2米至0.35米的条石,堰顶可以溢流。它山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具有阻咸、灌溉、泄洪等功能。洪涝灾害时70%水量流入鄞江,30%水量流入樟溪;发生干旱灾害时,70%水量流入樟溪,30%水量流入鄞江。

       唐代太和七年,大皎、小皎之水汇集于光溪河,河水分两支,一支入鄞江.奉化江由大浃江(现名:甬江)出海,另一支灌溉当地田地。因地势平坦,光溪水流缓慢,泥沙沉淀淤积,易旱易涝,大批田地作物没有收获,十年有三次大灾。 

       《宋志》有记载:“与海潮接,咸不可溉田,民不能饮,禾不能稼。”如此情状,百姓苦不堪言。

      《四明续志》记载,“唐大和七年,邑令王侯元暐相地之宜,以此为水道襟喉之地,规而作堰,截断潮汐,导大溪之流,自堰之上,北入于溪百余丈,折而东之,经新安、许家,会普宁寺前小溪唐家堰新堰面此前港也。自普宁寺东分流,北入惠明桥经仲夏此后港也。”

       千载之后,宁波人仍然没有忘记这位王县令。它山堰的边上就是它山遗德庙,庙的大殿中供奉的就是王元暐;而在宁波府城隍庙的“怀棠祠”中,选取了八位对宁波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作为八大陪祀神,其中,就有主持修筑它山堰的鄞县县令王元暐。

三座古

      其实,它山堰并不是一个独立工程。据南宋时期鄞县著名学者魏岘《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王元暐在建成它山堰后,考虑到大暴雨后泄洪能力不足,又在南塘河上分别建了乌金、积渎、行春三座碶闸,以启闭蓄泄。据说为选好碶址,王县令就在上游放三只木鹅任其漂流,在木鹅停下的地方建碶。到了宋代,这三座闸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年久失修的问题。
       据《宋史》记载,嘉定十四年(1221年),庆元府言:“鄞县水自四明诸山溪涧会至他山,置堰小泾,下江入河。所入上河之水,专溉民田,其利甚博。比因淤塞,堰上山觜少有溪水流入上河。自春徂夏不雨,令官吏发卒开淘沙觜及浚港汊,又于堰上垒叠沙石,逼使溪流兖入上河。其他山水入府城南门一带,有碶闸三所:曰乌金,曰积渎,曰行春。乌金碶又名上水碶,昔因倒损,遂捺为坝,以致淤沙在河,或遇溪流聚涌,时复冲倒所捺坝,走泄水源。行春桥又名南石碶,碶面石板之下,岁久损坏空虚,每受潮水,演溢奔突,山于石缝,以致咸潮尽入上河。其县东管有道士堰,至白鹤桥一带,河港堙塞;又有朱赖堰,与行春等碶相连,堰下江流通彻大海。今春阙雨,上河乾浅,堰身塌损,以致咸潮透入上河,使农民不敢车注溉田。乞修砌上水、乌金诸处坝堰,仍选清强能干职官,专一提督。”
      乌金碶位于海曙区洞桥镇上水碶村,距它山堰7公里,它始建于唐。宋元佑六年(1091年)重修,嘉定十年(1217年)又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邑绅朱炳蕃、张传保又出资对其进行了修缮。现存碶长14.9米,碶桥宽2.75米,4墩5孔,东西走向。

秦代鄞县图

重点文物保护碑

它山庙碑

它山堰石坝阻咸蓄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