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两根皮带,一根束在胸部,一根束在腹部。吸气完成后,似乎皮带快要崩断,意思是吸得深入、足够、全面,而且有弹性,想用就能用。第一次吸是重要的,每一乐句后的补气不可忽视。有些人都依照要领去做了,还是发挥不好,气不听指挥,这是因为不熟练,未到达融会贯通的地步。
歌唱家的语言是幽默、夸张的,叫你将气吸到丹田甚至脚底板,然后从丹田、脚底板运气,只是一种比喻、经验之谈,其实气只能吸到两肺叶的底部,连带腹部、丹田的扩张变化。有弹性地吸,有弹性地呼,歌唱的每一个环节都提倡有激情有弹性。优秀的歌手,其气息基本功肯定超过常人,气吸得深、强,呼得巧、长,能应付不同音高、长短断连乐句的需求。
有时练习时哼唱一首只有四句乐句的歌曲,一口气将它唱到底,中间不补气。要将气息分配均匀,不能前多后少。要注意声门的适当靠紧,这样做为了节省气息。不论是气息还是声音,好象不是直接从口中流出,而是从后面绕一个圈子始终是有节制地有弹性地喷涌。往前,先要靠后;往上,先要向下。即使往前了、往上了,仍要有与之相对抗的反方向力量。
当歌手的身体非常健康、情绪饱满时会感到底气十足,当歌手的身体不舒服,特别是发声器官出现病变时会感到气息不听使唤,此时暂停练习。发声方面的失误,如喉音、鼻音、舌根音、喊叫、白声等,首先是发声器官的状态不端、互相不配合,其次是气息不通。放开来唱,就是喉部要保持半打哈欠的态势;放下来唱,应在放开来的基础上气息下沉、扩张,气道畅通,真正做到丹田用气,直冲声带。在气息支持下,善于调控声带的张力与声门的闭合度。低音如流水,中音如潮水,高音如喷泉,依靠不同的气息压力与不同的声带张力来完成。字正腔圆,以情带声,有些部位要积极,有些部位要放松,扩张中有收缩,收缩中有扩张,这一系列的技巧都是在气息的作用下进行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