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柳公权一句“心正则笔正” 引发的思辨

 ljf2623 2019-03-09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维知今天要带大家聊聊柳公权的一句名言“心正则笔正”。

“心正则笔正”是柳公权的一句名言,由而成为许多书法教师来教诲学生的口头禅。然而教师之意无非是强调学生学书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而已。倘有人由此引申开去,将学书法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也并不算荒谬。因为这似乎正是柳公权这位大书法家随口说出来的名言之真正含义。于是引起我们对笔法、注意力、道德观念这三者的思辨。

书法学习

“心正则笔正”一语出于《资治通鉴》,又见于《新唐书》,两书文字略有不同,

此后,书家于此多有论列,如宋朱长文《续书断》,明项穆《书法雅言》等。项穆论之甚详,盖云:“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余今曰:人正则书正。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人由心正,书由笔正”。

中国的古汉语中“心”字义项可谓多矣!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心”者内涵也极丰富,如说,心术、心眼、心意、思想、心胸、心地、念头、意念等均可统以“心”称之,于是柳公权的话被一再引申,大加发挥,乃至成为心地忠正,写的字自然端正这样的命题。如果只解释为“注意力集中而不分散,写字自然端正”尚说得通。然而,柳公权原话的“心”显然含有“心地”、“意念”、“观念”等义。因此他并不是真正讲书法,而只不过是借题发挥,怎么好将此言作为指导学书的金科玉律呢?因为我们只要稍稍考察一下书法史上有成就的名家便发现许多人可谓“心”不正,如蔡京等人,如说这些人“心不正,,于是“笔不正”,那么他们何以成为名列经传的大书家呢?其实“心正笔正”说如项穆一样地引申发挥,已成了“人品”高则“书品”自高的代名词。因为他们已把“心”解释成了道德修养。

书法学习

作为书法家,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与艺术格调,但不能认为道德修养不好,在书法艺术上一定没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如郑孝胥是个大汉奸,而其书法艺术水平还是较高的。艺术水平决定于人的悟性、审美能力、学识与学习训练过程等因素,“心”如果代表道德修养,那要取决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人品”与“书品”既有密切关系又不能混为一谈。王景芬先生说:“书品好坏离不开人品……但不能说是人品的全部”,“不能说思想道德行为好,他的书法必定好,也不能说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不好,那么他的书法一定不好,从宋蔡京人品与书品恰好相异的例子便可证明。” 《论古代名家书法》这段论述十分精当。

书法学习

中国古代书论中许多问题在于概念混淆,于是项穆能从“心正笔正”,中引申出一大堆的大道理,然而这毕竟是他的“心得”,用来指导学书法便实在迂阔,甚而不足为训。归根结底,过分强调道德修养对学习书法等艺术的决定性作用是儒家的价值观在“统帅一切”,在儒家看来,人而无德,其余则不足观矣,即使你真有成就,他也不屑一顾,不屑一提,其目的无非是引导知识分子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正道,否则其他都等于空谈,今天,我们教学生做人仍要他们忠诚、正直,但这是道德修养,如果真用“心正则笔正”检验每一个学书法的学生,那可要犯大错误了,因为笔正与否毕竟只是个书法技巧问题,如果说“心”是指注意力尚勉强讲得通,如果说成思想品德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是不管什么时候从事什么事情,道德修养都是要有的。

书法学习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维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

对于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你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呢?一起来说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