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

 思明居士 2019-03-09

邢台也被定都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任状元出自邢台? 达活泉由忽必烈赐名? ……告诉你,从前从前,源自邢台的那些事儿。

邢台也曾被定都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祖乙,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商王河亶甲子,河亶甲病死后继位,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他几次出兵平服了兰夷、班方等国,解除 了东南方的夷族对商的威胁,国运再度中兴。甲骨文中称他为中宗祖乙,和太乙、太甲合称为“三示”(意为三位功勋卓著的祖先)。病死,由其子祖辛即位。

祖乙在位时,他为了带领商人寻找更好的宜居城市,派人向北,到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寻找宜居之地。在一个叫邢的地方,发现一条龙鱼。众臣报请祖乙,认为那里必将成为龙腾之地。祖乙于是迁都于邢 ,并派专人饲养龙鱼,对其朝夕礼拜。祖乙利用邢有利条件发展农牧业,使商朝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国运中兴。因风水大臣说:龙在则兴,龙亡则水淹。结果龙死后,祖乙迁走,邢遭洪水淹没。

商朝早期的故都叫“商丘”,中期叫“邢台”,后期则被称为“殷墟”。

邢台,就是邢都留下废墟的遗址。这是一座比殷墟更早的商代故都,这是司母戊大方鼎女主人的故乡,这是华夏姓氏的祖根,这是邢襄文化的发祥地。

曹演庄、李演庄、韩演庄、南大郭、北大郭、北小郭、东郭庄、西郭庄、前炉子村、后炉子村的由来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北宋年间,抗辽名将杨延昭曾在邢台一带建立后方基地,于平坦开阔处,开辟三个演马场练兵驯马,三这三村以大户姓氏为冠,取村名曹家演马庄、李家演马庄、韩家演马庄。后简化为曹演庄、李演庄、韩演庄。据说曹演庄村北原来就有演兵台遗迹。

在稍南处宋军建立了两个兵器锻造中心,即今天的前炉子村、后炉子村,在其西边建立营寨,安锅做饭,即形成今天的南大郭(锅)、北大郭(锅),东郭(锅)庄、西郭(锅)庄,北小郭(锅)等。根据《邢台县志》记载:“县西六十里有关门山,上有令公垴,为杨业屯兵之所。”

当然,这些属于传说,但宋辽交战于邢,北宋在邢州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战马养殖训练场,倒是事实,所以在此训练兵马是有可能的。

“达活泉”这个名字从何而来?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当年元世祖忽必烈下江南路过邢台,一路劳顿,口干舌燥,于是派人找水喝。当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旱无雨,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这时,都水监郭守敬说:"我老家邢台县郭村有一股从山里流下来的山泉,渗入地下,如果按其流向往下挖,必定能挖到水"。

忽必烈半信半疑,大臣们也都不怎么相信。郭守敬召集来百十名民工,还真别说,转眼间他们便在小山包上挖出了一股清泉。

忽必烈饮后连声称赞泉水清冽润口,并随口说道:"再挖大一点,也好让百姓们饮用"。当民工们挖到一丈多深时,泉坑里突然出现了一个大洞。顿时,泉水涌流。

忽必烈听说后也急忙赶来观看,异常惊讶!然后,郭守敬请求忽必烈为泉水赐名,忽必烈说道:"这泉水是从郭村流来的,就叫达郭泉吧"!因泉水流淌不息,后又改名为达活泉!

达活泉原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许,泉水晶莹碧透,一望见底,水量大时,主泉似开锅之水,翻华斗艳,银花沸腾,无数水泉,犹如玉盘行珠,滚流不息。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八仙中的张果老也是邢台人?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据记载,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相传他久隐山西中条山。往来晋汾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国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的祖师,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张果老是哪里人,并不为人熟知,这主要是因为最早记载张果老的《旧唐书》《新唐书》两部史志中均未有明确的籍贯,前者说其“不知何许人”,后者说“晦乡里”,而唯一确切记载的是“隐中条山,往来汾、晋间”。河北省邢台市有个五峰山,也叫五老山,据说其山有石碑记载,“广宗道人张果,在此修行成为八仙之一”,唐玄宗李隆基敕封张果老为仙翁,改五峰山为仙翁山,并建一座栖霞观,将一山洞改为仙翁洞,成了明代以来邢台八景之一。

其实,从可考的史学角度研究,张果老的籍贯是确切而清晰的,即河北广宗张固寨村人。

邢台市张果老山上的唐代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记载:仙翁张姓果名,邢州广宗人也(全文在下文“敕封仙人记”栏中),张果老本名张果,老乃后人对其尊称,如孔丘之孔子、墨翟之墨子者,子乃对其尊称一样。广宗县张果寨村至今保存有张果老墓、张果老井等历史遗迹。

中国科举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邢台清河人

厉害了,我的大邢台!有朋友来邢台,可以跟他显摆一下这些邢台冷知识

据《登科记考》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金榜题名的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这位状元是中国历史上开科奉举时代走出的第一人。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但由于历史淹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已不祥,在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便是孙伏伽。

孙伏伽,贝州武城(今邢台市清河县)人。生年不详,卒于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壬午科状元。为唐代第一科状元,也是我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状元。历任治书侍御史、刑部郎中、大理卿、陕州刺史等,为建立大唐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唐朝开国名臣,被唐太祖李渊誉为“谊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