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肺组织或肺动脉系统的原发病变,让肺动脉压力增高,右心负荷加重从而造成右心室的肥大,最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继发性的心脏病。肺心病患者除原有肺胸疾病的症状外,还会有乏力、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的情况并可有心前区疼痛和不同程度的紫绀缺氧现象。为纠正这些状态患者一定要进行吸氧,合理的氧疗是治疗的关键,但患者进行家庭氧疗也是要有一定依据的,并且在家庭氧疗的过程中一些注意事项是千万不可忽视的。 肺心病患者如何吸氧? 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多为慢性,此时的患者会出现肺通气功能障碍,体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此时患者必须及时吸氧。通常使用鼻导管或鼻塞对患者进行低浓度持续给氧,氧浓度应控制在30%左右,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如果患者吸入氧浓度过高、速度过快,体内的缺氧状况虽然能很快得到缓解,但是并不是吸氧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病情轻重恰当给氧。 过量吸氧的危害! 如果患者吸氧过量的话,肺心病患者由于心肺功能受损,加上肺部感染,肺泡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正常交换受影响,使得人体内不但氧气不足,而且二氧化碳排不出去。这时,氧气不足会刺激呼吸中枢发挥代偿作用,尽力帮病人维持呼吸。如果给予过多氧气,这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提醒”消失了,而二氧化碳又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二氧化碳麻醉”,其表现就是病人神志不清、嗜睡,严重的还会陷入昏迷。 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有显著疗效。但在家中进行氧疗时须注意以下问题: 1.合理选择吸氧时间。对严重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伴明确肺功能异常、氧分压持续低于60 mmHg的病人,每日应给予15小时以上的氧疗;对部分病人平时无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在活动、紧张或劳累时,短时间给氧可减轻“气短”的不适感。 2.高流量吸氧可加重慢阻肺病人的二氧化碳蓄积,引发肺性脑病,所以要注意控制氧气流量。且应调好流量再使用。 3要注意吸氧的安全性。供氧装置应防震、防油、防火、防热。氧气瓶搬运时要避免倾倒撞击,防止爆炸;因氧气能助燃,故氧气瓶应放于阴凉处,并远离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离火炉5米,距暖气1米。 4.注意氧气的湿化。从压缩瓶内放出的氧气湿度大多低于4%,低流量吸氧一般应用气泡式湿化瓶,湿化瓶内应加1/2的冷开水。 5.氧气瓶内氧气不能用尽,一般需留1mPa,以防再充气时灰尘杂质进入瓶内引起爆炸。 6.鼻导管、鼻塞、湿化瓶等应定期消毒。 7.如患者自己购买制氧机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必要时及时咨询医生。 综上所述,肺心病患者可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紫绀、缺氧等情况,很多患者可通过家庭氧疗改善这情况,但患者如过量吸氧不但对病情的治疗没有帮助,反而还可能加重病情,故在吸氧过程中一些注意一定要多加注意,吸氧时一定要详细咨询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