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杭州,桂林深处,居住着一位身着汉服的青年,一位过着古朴生活的,“80后”祖传中医。田原老师,带回青年与古中医厮守的美丽故事,也带回家传肝胆病治疗经验。 稿件正在编辑,小二节取最务实的部分——青年家传中医医治肝胆病独家秘诀,提前“播出”一部分,在这周,每天与大家分享。 更多美好,请期待“田原对话中医”系列访谈新作。 马上进入正题—— 田 原:我们说的这么多问题,最初,可能都是从小小的胆开始的。 龚医生:我们的胆,要重点保护。我前面说,胆呢,五脏六腑里面,它是最小的,但是十二生肖里面,老鼠也最小,它排第一个,叫子鼠嘛。(笑)中医的胆,也叫“子胆”啊?子时,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是胆经值班的时候。 “子”代表什么呢?“子后则气生,午后则气降。”代表的是“一阳初生”的那一个点,一阳初生,万物之始,所有生命的生气,从这一个点开始升起了。 一年的“子时”是冬至,冬至过后,阳气一点点升起,就走向了春天;一天的子时,是子夜,子夜过后,慢慢走向温暖明亮的白昼。所有的“子”,都是看上去万物萧条、肃静的时候,实际上,这种表面的肃静、萧条,意味着生命在积蓄能量,这个“一阳初生”的阳气不好好保护的话,怎么能萌芽,长成大树,怎么形成阳明跟太阳,怎么划破黑夜,等来黎明? 田 原:说到这个子鼠啊,我突然有感觉,很多地方的人,管老鼠不叫老鼠,叫“耗子”,一代代这么叫下来,也不知道为啥。后来很偶然,我发现“耗子”的源头,可能就出自明代李长卿《松霞馆赘言》中的一句话:“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所以古时候有“鼠咬天开”的典故。 龚医生:老鼠都是夜间行动的。(笑) 田 原:诶,人睡着的时候,老鼠出来活动了,还把天给咬个洞。(笑) 我一想,“子时要耗”,这不就是“耗子”嘛……但是耗什么?是不是说老鼠咬这一口,阳气就从封藏的状态,变成升散的状态,帮助万物苏醒中。这个钱攒够了,要拿出去花,造福万物了,说是耗,其实也是另一种生。我是这么理解,不知道对不对。(笑) 龚医生:也许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解读您这个想法。 胆汁呢,虽然二十四小时都有代谢,但是什么时候排得最厉害?就是子时。子时的时候,胆汁的排泄就好像是泄洪啊,啪!口一打开,胆汁全部要排清的,结合肠道里的粪便,一同将毒素排出身体。 田 原:就是说在物质层面,子时,胆也要有一个大的耗散。 龚医生:是的。为什么一般人大便带有青黄色?就是胆汁的因素。先天性胆管封闭的人,他大便是灰白色的,就没有胆汁的成分。 所以子时身体的休眠,对于胆来说,就很关键,一定要好好睡觉!因为这个点,既是阳气降到最低点,又是阳气初升的那一点,很微妙。这个时候,胆汁泄洪,杂质啊,毒素啊,一股脑地都被带出去了。 田原:子时的睡眠,对胆来说,就像给车做养护,把陈旧有渣滓的机油清理出去,换纯净的新油进来。如果这个时候不休息,它会觉得我还没到换“机油”的时候,长久下去,什么时候该“泄洪”,它自己也懵了,该代谢出去的东西越留越多,就要上逆,就要乱行。 龚医生:确实。其实胆汁的泄洪,也是一种“耗”,耗简单理解就是减少嘛,但它不是虚耗,这种耗,可能是为了胆气更好的生。 田 原:关于胆在器质层面的更多功能,需要慢慢把它都谈出来,让老百姓彻底了解“胆”需要什么,又害怕什么,怎样去呵护它。 龚医生:其实说胆汁的泄洪,我就是一个比喻,从中医的角度讲,这个过程,叫气化。 田 原:所谓“泄洪”,可不可以试着这样去理解:老鼠咬那一口,啪,给个力量,开个口子,阳气就起来了,从混沌逐渐变得清明。 龚医生:我感觉应该解释得通,你看,佛家是讲“不灭不生”的。 如果子时不好好休息,还在熬夜,身体还处于一种工作状态,胆汁就不会泄洪,得不到完全释放的,它只释放一部分,因为它要维持胆囊一种相对饱满的状态。 田 原:道家也讲“唯道日损”。 龚医生:胆汁的释放,其实也是一种“力量”。胆汁有没有释放,现在有B超了,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像我们的病人,服药以后,比如原来胆的饱满度是十乘五公分,药下去一个小时以后,只有8乘5了,或者是6乘3,更小了,这个时候就说明药已经对胆囊发生作用了,促使它释放胆汁,才能把结石排出去。 田 原:生命太奥妙了,我们不知道在此时此刻,什么在灭,又有什么在生成,毕竟生命是一个大的循环或者说轮回。老老实实听古人的话,饮食作息才是王道。(笑) 龚医生:确实是这样。 就说一个小小的胆,因为人为饮食、作息的不规律,打乱了它代谢的节奏,引发的问题非常多,我们前面讲的都是胆中浊气往上的问题,会口苦、口干,会有咽炎等等,还有往下的问题呢。 田 原:往下会引起哪些问题? 龚医生:往下,胆汁浊厚,不易排解,在往下走的过程中,就附着在肠壁上面,对肠道的刺激非常大。西方医学有个研究数据:手术摘除了胆以后,大肠癌的发病率比有胆的人高出四到五倍。 所以胆汁的“清”很重要,我们提倡胆汁要“清”。 清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清明嘛。《黄帝内经》中,将胆比作中正之官,要中正、要精明,绝不能混浊的。但是现在,普遍地喝酒、熬夜,吃一些乱七八糟、有化学添加的东西,都是让胆汁变浊的原因。胆汁解毒,就像用清水洗杯子,干净的杯子,洗完之后水还是清的,但是污垢陈重的杯子,洗出来的水就脏了、浑了。虽然胆是解毒器官,但它也有疲累,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所以保护肝胆,调整饮食和生命习惯,非常关键。 另外一方面前面也讲到了,就是情绪。 为什么肝胆病女性高发?就是因为女性的情绪呢,容易走两个极端——易怒和易郁。这两种情况,对肝的损伤都很大。肝胆相照啊,肝和胆在中医来说,是相表里的关系,从解剖意义上,也有这层关系,肝受损,胆汁的排泄就不正常,它的分泌和储存,就紊乱了。 关键的,就是会形成胆结石。 胆内附着的东西越来越多,黏稠度就上来了,不易代谢,都附着在胆囊壁上面,这是很常见的现象,我们在B超上,就能看到胆壁增厚。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黏稠的胆汁越积越多,越积越硬,有的成了胆固醇结晶、胆息肉,还有一部分就形成了胆囊结石,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田 原:这些病名在中医思维来看,归根结底都是一种源头。 龚医生:是的,而且往往是炎症先行。胆囊炎,我不敢做一个绝对的判断,但是从临床观察来看,成年女性中,我看一半以上都有胆囊炎。不要小看胆囊炎,因为胆囊壁本来很轻薄,因为轻薄,收缩功能才好。如果得了胆囊炎,首先收缩功能就差了,它变厚了嘛,不灵活了。 田原:胆囊壁薄的时候是轻灵的少女体态,一厚就迟钝沉重了。 龚医生:对,胆本来可以在每天的子时,完全地释放胆汁,啪一下,胆囊就扁啦,像个扁的小皮球一样,里面没有胆汁了。但是胆壁厚了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收缩功能,收缩无力,直接影响到的,就是胆汁代谢的不完全,接连而来的,会是一系列的问题。 所以胆囊炎是胆结石的必然过程。首先形成的是炎症。 田 原:这个道理很清楚了,就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身体器官日常的“自我保养”很重要,医生不管是帮你保养还是大修,平时生活里的自我保护没有做好,还是会再出问题。 龚医生:是的。 田 原:我想很多人看到这儿,都会恍然大悟,警钟长鸣。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