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融结合的发展演变及央企实践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9-03-10

郭水文,男,1979年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经济学博士,现任国家能源集团党校党建研究部主任助理。

杨帆,女,1994年生,中共党员,法学硕士,现任中共国家能源集团党校培训部职员。

一、产融结合的界定

从广义上来说,产融结合即金融与产业的结合,是指从储蓄向投资的转化,通过全部金融过程而实现。从狭义上来说,产融结合是指在生产高度集中的基础上,产业和金融业通过股权参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事结合等方式所形成的资本直接融合关系,包括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或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的单向渗透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双向渗透,最终形成产融型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一般更多地采用狭义的产融结合概念。

二、产融结合现象的历史演变

(一)西方发达国家产融结合的发展历程

西方国家产融结合的最初形态是早期商业银行与商业贸易的结合,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纪,是产融结合的萌芽阶段。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垄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日益融合,产融结合进入自由发展阶段。到二战前,是产融结合发展的受限阶段。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政府总体倾向于限制产融结合,普遍采用产融分离以及金融机构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手段,尽管这种限制并未实质性地阻止产融结合的进程。二战后,产融结合的发展出现从分离制向综合制过渡,银企关系也由单纯的信贷关系向产权关系结合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金融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使产融结合在宏观上进入了深化发展阶段。

21世纪以来,产融结合模式总体出现五大演变趋势。一是资本市场作用日益突出;二是从“分离银行制”走向了“全能银行制”;三是从信贷联系到产权联系;四是产融结合模式出现相互融合趋势;五是“次贷危机”后走上了聚焦主业、产融协同发展的道路。

(二)中国的产融结合现象的发展历程

1.产融结合的起步期(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

进入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对投资体制进行改革。随着“拨改贷”的推进,1984年前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四大国有专业银行。这种政府主导下的金融体系有利于资金的集中分配和管理,使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例过重的状况得到改善。同时,金融市场、流通市场开始发育。中国开始出现产融结合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始试点;二是工商企业参与创建股份制商业银行。

2.产融结合的活跃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3年)

产业资本更多开始介入非银行金融机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批产融结合型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成为金融资本间接投资产业领域的重要方式。这一时期,中国的产融结合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集团大力发展和建立财务公司;二是产业资本向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参股。

3.产融结合的快速发展期(2004年-至今)

2004年以后,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金融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产融结合又掀起了新的高潮。中央企业凭借资源优势,控股信托、保险、租赁甚至商业银行等金融企业,成为新一轮产融结合高潮中的主角。

三、中央企业产融结合的实践

(一)已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央企业建立了金融控股公司

截至201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01家中央企业中已有32家中央企业成立了金融控股公司来构建产业金融业务平台。这些控股公司通常包含“资本控股公司”或者“投资公司”等名称,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业务范围包括投资管理、项目投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

(二)部分中央企业的产业金融平台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

截至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管理中央企业中,至少控制了2家金融企业的中央企业有30家,其中控制了5家以及5家以上金融企业的中央企业有12家,如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

从所控制的金融机构类型来看,这12家中央企业都设立了财务公司和保险机构,其他控制较多的金融机构类型有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控制较少的金融机构类型为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

(三)领先的中央企业在产业金融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从wind数据库中选择了7家领先的中央企业旗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分别考察了它们2014-2016年的资产、负债、营业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等情况。

从资产规模来看,规模最大的中油资本在2016年末总资产达到了7753亿元;从营业收入来看,2016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中油资本、华能资本和五矿资本;从盈利情况来看,2016年净利润最高的中油资本的净利润达到了122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2016年盈利能力最强的是五矿资本,其净资产收益率为20.31%、总资产报酬率为14.48%、投入资本回报率为12.56%。总体来看,除个别中央企业平台公司在个别年份经营不佳之外,这七家中央企业旗下的金融平台公司盈利能力良好。

参考文献

[1]赵文广.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理论与实践(第二版)[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郭水文. 中央企业产业金融平台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建议[J]. 武汉金融, 2017(12):55-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