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乐作品中的“咬字”

 江山携手 2019-03-10

   中国歌词被广泛运用的是汉字,从汉字的发展史来讲,我们的祖先是先创造了表达不同意思的声音,而不是现在的汉字。后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创造出具有代表特定意义和特定音响的符号,然后演变成我们现代使用的汉字。近现代人们为了便于学习汉字,从而引进字母创造了汉语拼音。

   可是歌唱时不能拼着拼音演唱即把汉字字音分为“咬字头”、“拖字腹”、“收字尾”。从物理声学讲每一个汉字字音都是一个独立的声响概念,它是人类发声器官和呼吸器官共同运动产生的声音结果。如果拼着拼音唱则会使一字产生多音,形成字词不清楚;并且影响共鸣腔的形成速度及其形状,产生一些共鸣度不好的声音从而破坏了音质、音色,影响情感的体现。

  《舌控声乐学》把字音分为哑音和优音两部分。 哑音运用牙吸舌、内闭合、齿唇闭合等基本功。优音运用小内收、“i”母音长功等基本功来完成。只有这样共鸣腔才能迅速形成需要的形状,产生最佳共鸣;才能形成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