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伤让他连续三年无缘徐马!医生却说,1/10的跑者都在被它折磨。 今年已经是浩哥第三年来找我看他的膝关节了,每年到了二三月份,为了备战马拉松,训练开始加量,浩哥的膝关节疼痛就开始加重,对于一个常年定期跑者来说,轻微的疼痛只要能缓解,都不会就医的,可是这次,他又疼的没法继续跑步了。 浩哥的膝关节伤有一定的特征:① 疼痛的位置位于膝关节外上方区域。
经过对浩哥的病情、查体综合判断后,他应该是得了“髂胫束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于跑步者、骑行爱好者、减肥人群的下肢损伤,宅男宅女基本不会出现,当然,如果你最近开始痛改前非,玩命的锻炼了那么几天,那它也可能找上你。 那么,问题们来了: 什么是髂(qia)胫(jing)束综合征呢? ① 在我们的大腿外侧,有一条又长又宽又坚韧的纤维束,因为上面起自髂骨,下面止于胫骨,因此得名:髂胫束。 ② 1973年,运动医学专家们将一种引起膝关节外侧疼痛的,和髂胫束过度性使用有关的问题,称为“髂胫束综合征” ③ 在热爱运动的人群中,这种病的总发病率为2%-25%。在膝关节疼痛的跑步人群中,它的发生率约为10%,仅次于髌股关节疼痛。 运动专栏 | 跑者膝关节疼痛的元凶排行榜No.1——髌股关节疼痛 ④ 在因为膝部疼痛而就诊的骑行爱好者中发病率更高,甚至高达24%。 ⑤ 军人、滑雪爱好者、足球运动员等也为高发人群。 ⑥ 请大家记住: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生原因,是由于过度使用,而不是急性创伤。 ⑦ 在屈膝30°时最容易诱发疼痛,跑步时在足部着地时,骑行车在脚踏板踩至最低点时,最可能是疼痛发作的点位。 哪些因素和不良运动习惯容易导致髂胫束综合征呢? 内在因素: ① 髂胫束紧张,没办法,就是有的人这根纤维束“不够长”,绷得很紧。 ② X型腿或O型腿。不一定你平时走路是XO,但是一些肌力或者解剖异常会让一部分跑者在跑步时是X/O腿型。在经验丰富的长跑者中,一部分人会有O型腿问题。而女性或新手跑者中,X型腿姿常见。 ③ 双下肢不等长。常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脊柱侧弯所致骨盆倾斜、姿势问题等。 ④ 下肢力线不正,比如存在足部的解剖异常,如足弓高或平足症等。 外在因素: ① 跑上下坡路面,跑下坡比跑上坡发生率高。 ② 在拱形或者倾斜的路面跑步,也就是一脚高一脚低。 ③ 短期内里程数突然增加(比如前文提到的浩哥备战徐马而增加训练量) ④ 跑步鞋不合脚,底高或者宽度增大。 ⑤ 步幅过大。 ⑥ 骑自行车时脚踏板位置不对或自行车装配不当,不适合骑车者本人的腿长和习惯等。 ⑦ 突然增加的骑行里程 ⑧ 在寒冷环境下锻炼。 ⑨ 骑车时,足内八字或者膝内翻(两膝盖分开),是一种促发危险因素。 为什么会引起髂胫束综合征? 具体的致痛原因很多,目前还没法明确具体是哪种原因导致的。 以往最常见的说法是在膝关节伸直和弯曲的过程中,髂胫束在股骨外髁经过时过度摩擦(也就是咯噔咯噔的感觉)。 出现什么症状要怀疑是自己是否得了髂胫束综合征? 如果你出现了本文开篇提到的,浩哥类似的五个情况,或者其中的几个,那要怀疑是不是出现了髂胫束综合征的问题。 疼痛的部位通常在: 得了髂胫束综合该如何防治和缓解 ① 绝大多数髂胫束综合征可在休息、停止运动训练一段时间(数周或数月)后自行缓解。 ② 对于发生1周内的运动者,属于急性期,主要治疗是控制症状,包括: A:避免引起疼痛的动作 B:冰敷,15分钟/次,一日数次,防止冻伤。个人推荐少量冰按摩。 C:口服消炎止痛药物或镇痛药物:如口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或者外用消炎止痛药膏,如扶他林软膏等。 ③ 非急性期的患者,主要的治疗包括:增强相关肌肉的肌力和增加某些肌肉的柔韧性。这种治疗要坚持到症状缓解后数月甚至数年,以防止复发。 A:不推荐暴力、反复按摩。 B:用鞋垫调整来纠正长短腿问题。 C:加压护膝(经验性) D:如不得不参加比赛,又被症状所困,可以考虑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封闭),对于已经保守治疗了6-12周的患者,还有明显疼痛的,封闭治疗也可以作为一种尝试。但是在应用之前,请必须明确,不应该多次使用。个人经验认为,同一部位每年不应注射超过3次,且仅对一半左右的人群有效。 E:对于在经过3-6个月正规规范,且患者本人积极依从的保守治疗之后仍然有明显的或者活动限制的持续性疼痛;或者疼痛持续6个月以上的,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包括经皮穿刺肌腱切断术等。 F:一些用于治疗肌腱腱病的方法,如富血小板血浆、增生疗法、硝酸甘油局部注射疗法等,也可以作为尝试,但是当然,需要和您的运动医生充分沟通后。 G:不运动就难受的,可以改为不会诱发髂胫束综合征的其他锻炼,如自由游、器械练习等 H:运动康复和拉伸等如下图: 得了髂胫束综合征后何时才能重返运动? 一旦日常活动时膝关节外上方疼痛消退,就可以在运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恢复体育运动。大多数运动爱好者一旦正常开始好转,便可在6-8周内全面恢复运动,部分人可能要到3-6个月。如果持续症状超过6个月,则需要考虑进一步的治疗如手术。但应该注意: ① 开始恢复运动时,运动量应该设置在受伤之前的50%左右。 ② 最开始的2-4周应该避免坡道。 ③ 继续前面提到的肌力训练、拉伸练习 ④ 锻炼后立即进行冰敷和拉伸运动,先拉伸后冰敷。 ⑤每周运动量增加10%-20%。所谓循序渐进的量化,就是这10%-20%,很多病人问我怎么样才叫循序渐进,我知道,你们都是理科生出身… ⑥ 如果恢复运动期间出现比较轻度的疼痛,按照10分为最疼算,自己能打到3分的,不影响继续跑步。如果达到4分以上,要减量运动或者停止。 给髂胫束综合征跑步者的一些建议 ① 加快步速可以增大足着地时的屈曲角度,避开30°这个最容易诱发疼痛的角度。所以,加快跑速或许反而不疼; ② 避免上下坡和斜坡路; ③ 对于内八字跑者,增加步宽(两足横向距离,不是步幅),可以以跑到上的一条直线为中心,观察自己足的落点来调整; ④ 避免过硬的路面; ⑤ 增加步速、减少步幅、减轻着地冲击力。 给髂胫束综合征骑自行车者的一些建议 ① 降低车座高度:这样可以在踏板最低位置时,屈膝大于30° ② 车座不要太靠后,否则同样在踏板最远点会让膝关节伸直到30°以内。总而言之,让膝盖保持在30°以上范围内活动,避免总是在30度左右来回屈伸。 ③ 调整脚踏板,或者辅助设备,以增加双足的足距。 ④ 如有长短腿,在短腿侧的脚踏上增加垫片,纠正这种差异。 【参考文献】 1.Staff PH, Nilsson S.Tendoperiostitis in the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in long-distance runners.Br J Sports Med. 1980 Mar;14(1):38-40. 2. Orchard JW, Fricker PA, Abud AT, et al.Biomechanics of iliotibial band friction syndrome in runners.Am J Sports Med. 1996 May-Jun;24(3):375-9. 3. Miller RH, Lowry JL, Meardon SA, et al.Lower extremity mechanics of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during an exhaustive run.Gait Posture. 2007 Sep;26(3):407-13 4. Baker RL, Souza RB, Fredericson M.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soft tissue and biomechanical factors in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PM R. 2011 Jun;3(6):550-61 5. Strauss EJ1, Kim S, Calcei JG, et al.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J Am Acad Orthop Surg. 2011 Dec;19(12):728-36. 6.UpToDate:Overview of running injuries of the lower extremity. 7.UpToDate: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8. Lars P,Per R.Sports Injuries:Prevention,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Fourth Edition) |
|
来自: 心无所谓 > 《姿态评估与疼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