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北京这些吃食,您得“转圈儿”来!!

 NGC1952 2019-03-10

哪儿的人吃饭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是陕西的蹲着吃饭活生生吃出了一种蹲文化这可就从习惯摇身一变变成了一门大学问。

但您要说咱北京有什么特色?这北京瘫跟吃饭好像也不怎么搭介。您看,咱北京人在喝东西上面讲究的就是一个转碗儿,我自己称这个动作为京转

转着碗儿喝东西的时候又不怕烫,您还能一边转一边吸溜,喝着就是舒服!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老北京那些需要转碗儿喝的吃食。也别抬杠,咱怎么吃舒服就怎么来也行。

 “炒面熬的怪味糨糊茶” 

用黍子面或者小米煮制成一锅糨糊,放到碗里在上面淋上点芝麻酱再撒上芝麻跟椒盐。您端过去喝去吧,每口都是麻酱跟面茶的完美交融。

这麻酱看着就香!

您别看说着轻巧,里面学问可不小。首先这锅糨糊讲究的是火候到家,不能稀了也不能太稠了,讲究的是一个火候。熬得时候还得一直搅合,不然粘锅了就不香了。

其次这个麻酱讲究的是转着圈得往上浇,也不能浇得多了少了,刚刚好的麻酱能让您喝完了面茶还得接着舔那点碗壁上的麻酱。说着不得体,但这味也是真香。

您要是用勺也没什么问题

人家都说:给北京人一碗麻酱,能蘸遍整个宇宙。嘿,面茶上这不就提现出来了吗?一碗小米面做得糨糊加上麻酱都能算得上是了。

这点麻酱搅和了就没那么香了

吃面茶的时候讲究把嘴拢起,贴着碗边,转着圈喝。这样喝它是又不烫,又能把麻酱的醇香给释放得淋漓尽致,还能让您在几分钟之内就搞定一碗儿稀的。

用勺就是容易㧟不匀

但是您现在要是上护国寺小吃里面转一圈,一个个也都拿勺跟那㧟着喝。现在这能去吃顿面茶的也都是时间宽裕的主儿,就不差这三两分钟了。

在过去,那路边的摊子上哪准备勺子去啊,一碗滚烫的面茶端上来您请自便。得勒,那咱就转着圈享受麻酱的味道吧。

 “只有北京人才吃得懂的玩意儿” 

咱北京还有这么一吃食,也是得转着喝。现在勺子都满大街乱窜了也不见有人好用勺喝这碗炒肝。这就是只有咱北京人才喝得懂的炒肝!

要说这炒肝啊,源于这白水杂碎,去了猪心跟猪肺,就留下这猪肝跟猪肠子。配上炸过后的大料、黄酱调汤。再来点酱油最后勾个芡,上面撒点蒜末这就算成了。

您看,这炒肝是勾了芡,您用勺这么一搅合,也就澥了,吃着这味儿也就不对了。正宗的炒肝也是用小碗儿盛,为的就是您拿起来转着喝的时候方便。

当然您要是乐意,您用雪糕吃也行

之前在北京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要想喝炒肝,鼓楼一拐弯儿那时候姚记的炒肝蒜香,勾的芡也匀。在配上俩包子吃完了是真美啊。

可得配上包子吃!~

但是到了现在,这句话就演变成了:要想喝炒肝,别去鼓楼弯儿。现在这姚记的炒肝勾的芡凹凸不平的,蒜也不香,您喝两口之后这炒肝都稀的跟汤似的。

北京其他地儿的炒肝味道也是急剧下降,要想喝到顺口的炒肝您可真得看运气了。但您可记着,好喝的炒肝您可放开了吸溜,上俩包子您就可劲儿吃吧,别拘着!

 “能喝豆汁儿的才算是北平人!” 

这句话可不是小编在这跟您胡咧咧,这句话可是梁实秋老先生在《北平的美食小吃》中的原话。人家还说了:外省人住北平二三十年都养不成喝豆汁儿的习惯。

把绿豆渣加水磨成浆,倒进罐中发酵,等这个淀粉沉淀,撇去浮沫,剩下的就是这生豆汁儿了。您拿回来再煮到豆汁要溢出了的时候改小火温着就是了,随喝随盛。

您喝之前先闻闻,要是又臭又酸还有点窜鼻,那准没错了。第一口有点酸,第二口您准能喝出来绿豆香,配上焦圈跟辣咸菜准保顺口!

过去喝豆汁儿只有大户人家的老爷才有人拿勺喂,要是自己喝的话都是转着碗儿喝,又不用担心烫嘴,喝着也舒服。到了现在拿勺喝也还是不舒服,捧着碗往下灌才痛快!

喝豆汁这个事儿得打小培养

咱们喝豆汁儿吃焦圈辣咸菜的时候还得满满品,这其中酸甜辣咸四味都有,除了苦都全了。一边喝一边品味一下人生,也挺有滋味。

您看,咱这北京人就连喝东西的姿势跟喝的玩意儿都非常独特。但是现在经济条件也上来了,时间也更加宝贵了,怎么喝东西也就只剩老人讲究了。

您平常是怎么喝的呢?是转碗儿还是用勺呢?兹要是您不是用吸管喝的这些,那就没毛病!

微信升级后如何找到“老北京城”

图1:这样做可以找到我们!


图2:这样做可以置顶我们!

合作联系微信号:lsy48334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