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高窟盛唐第45窟,最美菩萨塑像。唐代丰腴的S形曲线造型,使塑像富有动感,神态自然、安详、甜美。 丝绸之路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Ferdinand von,1833-1905年)在其中国旅行书中提出:英译“The silk road”一词,是指“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经由河西走廊与西域各国通过丝绸贸易的走道”。西域则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地区。 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分出南北中三条经新疆通往西域的走道,东西方文明汇集,留下了举世闻名的莫高窟。 早期敦煌壁画中的菩萨是男性化,画有胡须,同样印度飞天画有翅膀。大乘佛教融入中原文化后,佛主的秘书开始有女性化形象出现,而印度飞天的翅膀被中国文化自由自在的飘带所取代。丝绸之路除了物质的交换,同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莫高窟数字三维球幕展示。
建于北魏(公元445至534年)的莫高窟第257窟,为印度支提窟和中国汉式建筑风格相融合的洞窟,最里面朝窟门的墙下部绘有闻名天下的《鹿王本生》故事,画面发行于1987年T116(4-2)的第一组敦煌壁画邮票中,并改编成动画片《九色鹿》。 复制版拍摄。 1900年6月22日,莫高窟下道观中道士王圆箓在第16窟清理积沙时,发现了第17窟——藏经洞,里面堆满了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4万余件,打开了历史的宝藏。
历史镜头下的莫高窟 敦煌遗书(莫高窟博物馆馆藏) 上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