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庞老师讲课内容 有的同学看了书,一练功就想“练这深的吧,练这高的吧,练这全一点的吧”,总想多练一点。这个心情是好的,但是一开始就那么练,没有基础,首先集中精神就做不到,而且把它掌握起来、熟练起来,所需要的时间也就长了,往往就不容易达到目的。练了一段功还没取得效果,很可能就因此失去了练功的信心。所以一开始练功的时候,首先要把大的动作熟练地掌握了之后,再练别的。所谓熟练掌握,就是对每一式的姿势要求、动作路线都很熟悉,对做动作时应该怎样做、注意哪些事情,都了解得很清楚,然后按照姿势要求、动作路线、动作要领去做,去体会。这就要求把书本上的姿势、要求、动作要领很熟练地掌握起来。如练捧气贯顶,有动作,有意念,要明白每个动作意念是什么,把道理懂得了,认真地用理论去指导练功。 现在很多同学练功就光会比划比划:推、拉,推、拉,松腕转掌,捧气……看他的动作路线大体上还可以,但是你一细看,他的意念在动作里边用得不好,仅仅是形体在动,而意念没有跟上。 将来你会看了之后,他手一比,带没带意念,你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没带意念就叫“空描”,是瘪的,没有那种神气。应该知道每个动作意念是什么样的。 练功的时候,应该按照书本上说的这样去想,这样去支配自己的形体。 做每一个动作都必须从脑子里边发出命令来。一推,脑子里想“往外推—”,这样推出去才行;往回收,意念得发出往回收的指令,做动作得真有往回拉的意念才行。看起来就那么简简单单的意念,真要是认真地做起来,那种感觉、感受是不一样的。因为练动功最关键的就是,动作必须要用意念来支配,意念在先,有这个意念才动,意念指挥它去动。而且这个指挥的意念要很明确,和动作结合得很密切。大家不要认为这样去练太初级了,就是练这个东西,认真地去体会,去体察,那是很难很难的。 如果你真正能做到做每一个动作意念都很集中,都按照练功的要求,“外展—”,一展的时候,意念膨胀出去,沿着天边往外走,每个动作都能按照书本上要求的意念去做,那么你练功就不会起杂念了。 你们自己可以检查检查,你练一遍捧气贯顶,练半个小时,或者练一遍形神庄,练45 分钟,看看你练的过程中有没有杂念,真是一点杂念没有那就是高功夫。 有些同学就以为,要练高级的,就得加点什么玩意儿。在捧气贯顶法里加点什么穴位开合,加点发音法。这就搞乱了。你连最基本的要求都没达到,练简单的动作你还不能集中,神念形、神念气你都念不了,还想练别的?不行。那简直是哗众取宠,搞错了。 咱们教捧气贯顶法,一开始只教大概的动作,推拉动作就这么直着推拉就行了。以后就讲,一推一拉是转着圈走的,再往后又要讲掌心的含吐,这样一层层地深入。从动作上来讲,由简到繁是有层次的。一开始动作比较简单,再往后练,动作就要细致、准确。你必须要分开层次。一开始教功就讲很多,那就把学员讲糊涂了。教多了,接受不了就乱套了。所以对捧气贯顶法的动作要求要由浅到深,千千万万不要好高鹜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