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2019餐饮企业打造爆品全套秘籍!

 餐意院 2019-03-10
    一个行业在发展周期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制胜要素,制胜要素就是最关键的要素。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一定要把有限资源投到最关键的要素上,才能促进企业快速增长,事半功倍。



餐饮业制胜要素有哪些?

服务
回想10年前,如果一家餐厅服务特别好,会让你受宠若惊,当时,服务这个要素非常稀缺,海底捞这样的品牌就诞生于那个阶段,立刻靠非常好的服务赢得了市场。但是现在,一家餐厅的服务再好也很难凸现出来,因为这个要素周期已经过了。

环境
8年前左右有一批品牌很火,你走进一家看起来环境很好、人均起码300元的餐厅,最后消费可能只需要50元。环境这个要素一下子就拉动了品牌的整体发展。

产品和食材
到了现在,以上要素都不太管用了,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回归餐饮的本质——产品和食材是否足够好于是成为了新的要素。

关于制胜要素
这里有几点需要思考
第一,顾客对要素的需求是叠加的,不是替代的;

第二,任何一个制胜要素都有窗口期,一定要在窗口期投入,才能事半功倍;

第三,如何找到一个行业的制胜要素?可以借鉴很多成熟行业要素的变迁,比如零售、服装等行业;
最后,消费者的代际在缩短,以前可能一个要素能持续5-10年,现在3-5年间要素就会发生变化。目前,餐饮业的制胜要素是产品和食材,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去打造爆品。


如何打造一款爆品?
每个行业对爆品的定义都不一样,在餐饮业,有两个指标:
1、顾客端反馈指数,体现为复购率和复购频次。
2、财务指标,如产品的点击率是多少(每10桌客人会有多少桌去点)。
我们可以从云海肴的一款爆品汽锅鸡说起:


品类:选择比努力重要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餐饮达人小王做过很多消费者调研,一提到云南菜,很多人都会想到米线,其次是野生菌,第三反应是汽锅鸡。

一开始,小王选择了稀缺而附加价值高的野生菌,决定把它推广成为招牌菜品,没想到推广一整年以后发现,效果并没有很好。

为什么?因为野生菌的品类基础不够广,喜爱它的人大多养生或者非常关注健康,价格又高,所以食用场景会少很多。

后来,小王换个思路选择鸡汤这个品类,推出了汽锅鸡,它在全国没有地域限制,点单场景也很广。

所以小王甚至不用像推广牛肝菌那样强推汽锅鸡,增长也非常好,点击率可以达到70%,而牛肝菌点击率在最高峰期也只有30%-40%。

当然,小众食材也不是没有成为爆品的可能。后来小王把牛肝菌跟这两年很火的牛蛙结合起来,做成牛肝菌牛蛙,立刻就变得很大众,但是又保留了它的特色。这道菜后来是小王的招牌菜之一。

打造爆品一定要看品类的基因够不够广谱,也就是说顾客类别够不够广,比如男性、女性、儿童、老人,全客层如果都可以去享用,那产品成为爆品的概率就高。

其次看消费频次够不够高,比如在场景的应用上,是否在约会、聚会、庆生、甚至是生病等等场景都能点餐。


产品设计:一道菜的真实价值是什么?
我们不能说公司有什么资源,就设计什么样的产品,而是要回到顾客视角,根据顾客的价值需要设计产品。

那么,对我们餐饮业来说,顾客需要哪些价值?
基础价值基础价值就是人最本我、最本质的欲望需求,是产生复购的基础指标。

(1)好吃
“好吃”这个价值可以拆解为两点:
①口感:
举个例子,芝士、榴莲、牛油果很受女性很喜欢,这三个食材的共通点是口感纯厚绵密。再比如说小龙虾、牛蛙都很Q弹又有嚼劲,也会很受喜欢。
虽然每个人的性格和地域不一样,但口感上是抵是一致的。我们会把这些口感抽象出来,思考特定口感应该对应哪些类型食材,也许组合后会很好吃。
②意外之喜:
意外之喜也会让人觉得特别好吃,就是你看着这个产品是一个样子,结果一吃发现是另一个样子。

(2)超值
人的另一个直接基本诉求是不贵。
在价格和份量上,我们总结出的原则是:如果体验超出预期价格的1.3倍,顾客就是会满意的;如果超出预期1.5倍,他会非常感动于产品性价比之高。这是产品设计中我们自己总结的know-how。

功能价值
功能价值对应人性中的自我,自我就是理性。人的理性需求体现在餐饮业,就是吃得健康。只有满足了功能性价值的时候,他的消费频次才会高。

健康这个价值也可以拆解为两个点:
(1)食材的价值要能被顾客感受到
有时候我们跟顾客讲了半天这道菜价值有多高,顾客感受不出来,那就是浪费。成本是让渡给顾客的价值,如果顾客感知不到价值,这个成本就浪费了。

继续引用上文中的例子:推出汽锅鸡的时候,小王用了一种非常好、非常贵的鸡。当时,小王盲测了上百种鸡熬出鸡汤,最终选出了一款显著好于其他鸡汤的鸡。这就是顾客的感知,你不需要教育他,他就能体验到显著差异。

小王以前卖过的一款黑山羊肉也非常贵,但是顾客不太买单。后来我们自己反思,用非常好的山羊肉和普通山羊肉做的菜,确实口感显著感没有那么大。

(2)工艺健康
特别是在中国,消费者对工艺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比如煎、炸、炒,哪个工艺更健康,大家都有基础判断。
所以,如果一种工艺没有很健康但很好吃,那就匹配一些健康的食材。比如消费者觉得炸三文鱼是健康的,炸猪肉是不健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