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 │ 生而内向,不必抱歉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3-11

编者按:

在这个“外向社交”的时代,“安静、孤僻、羞怯、拘谨”常常成为内向者被贴上的标签。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暇慢下脚步去了解他人。人们在被迫用最短的时间展现自己的同时,又希望能对别人进行快速判断。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向,乐群”便自觉地与“能力强”划上了一个约等号。

内向与外向,本是性格之分,而无高下之分,但为什么内向的人却会频频陷入困境呢?


传新记者:代科卉 沈青青

责任编辑:黄蓉 

编辑排版:卢易

误判的“内向”

OFFLINE杂志 issue 30 《被误解的内向者》

“我尝试从内向变得外向,因为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地活着。但我并不觉得那么快乐。”大二的王韬显得有些无奈又有些焦灼。

面对大多数人可能早就已经习惯的课堂展示,王韬只觉得是在完成任务;而不是享受活动。有时会因精神刺激过大感到恶心,甚至发烧。公开发言对他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儿,当他人能够在大众面前自如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时,他只能默默地投以羡慕的注视。“我可以不喜欢上台,但是我不能上不了台。”他总结道。

和王韬一样在这个“为外向者设计的体系”中挣扎的人还有许多。据国家心理学院程金涛高级教授的问卷调查显示,内向的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这意味着每10个人之中就有1-2个是内向者。

在人们的潜意识认知里,内向常常和害羞、孤僻、不善言谈、不合群这一类形容词关联在一起。但事实上,这些特质与内向并无多少关联。

“我好像在一个玻璃器皿里,外面的人都在交谈,我也与她们说着笑着,但我却始终被困在这个狭小的玻璃器皿里。”大二的任琳璞低垂下眼,苦笑说道。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Sheffield)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讲师汤姆·斯塔福德(tom Stafford)在2013年出版的书籍Mind Hacks(《心灵骇客》)中表明,性格的倾向与基因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害怕社会评论所产生的害羞或怯懦不同,腼腆抑或开朗只是人在一定时间内所呈现的特定表征,但内向的性格是我们天生就具有的一些特质的组合。

举例而言,内向与外向就如同我们给大脑“充电”的两种方式。外向的人通过与外界接触来获得能量,而内向的人则更习惯于在安静、低调的环境中,以一种冥想的、向内的方式补充精力。如果内向的人长时间地与他人相处,尤其是和一大群人在一起时,他们便很容易失去活力。对他们来说,独自思考可能比小组讨论更容易产生灵感。

图片取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频繁社交会使内向者精疲力竭,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善言谈或趋向孤僻。言谈技巧只是一种表达能力,掌握与否取决于个人后天的努力和修炼,也许内向者在练习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只要他们愿意,也可以像《奇葩说》里的内向者颜如晶那样能言善辩,自如而热烈地表达情感。

可惜当“内向”进入大众视野,其科学释义难免褪色,大多数人常常在无意识间已经轻率地为内向下了定义。在对“内向”的刻板印象中,我们总是被安静、喜欢独处等表象蒙蔽,却不知有些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只是有比起社交更想或更需要专注的事情。“我小学的时候总是和朋友黏在一起,老师也认为我很开朗,”大三的杨畅回忆道,但是上了高中之后,因为疲于学业,更多的时候她总是独来独往,“交朋友其实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虽然有朋友在身边的感觉很好,但我实在太忙了。”

阿兰·德波顿曾言:“一个人没有得到他人的理解,表明在他身上有很多东西尚需理解。”外界对内向的判断之所以会产生偏差,究其本质还是源于大众缺乏对“内向”的深入了解。但基于这些界定以及集体无意识的价值判断,无论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都在参与“误判”的同时也变得踯躅难行。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我要改变吗?

外向与内向本来并不处于对立的关系,但在社会的各种评价体制下这种平衡被强制性地打破了。即使是在高校这样的象牙塔内,衡量大学生能力的天平也不可避免地有所倾斜。

不可否认,各大高校当前所采取的评价机制是为了更客观地以可量化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发现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一个公正合理的反馈。就上海大学来说,一般会从考勤、平时成绩(课堂发言、随堂作业)、期末成绩(考试或论文)等几个部分综合考查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通过发言或展示锻炼了自我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也能营造出良性的课堂氛围。

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这种评价机制的最初意图在不断变质。面对同样的资源,积极争取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似乎无可厚非,但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外向”、“积极”成为了评价系统中的必要成分,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竞争力、直接与成绩挂钩的砝码。

内向者虽然可以做到积极发言、参与小组讨论,但当属于“个人选择倾向”成为“丈量成绩的卷尺”时,内向的学生只能被迫放弃对他们来说可能更为自在的生活方式。

因此,尽管我们承认衡量体制是基于诸多因素而应运而生的,却也不可忽视:这样的评价机制更加强调表达却忽视了一部分真正的能力,除了外在的表现,人还有很多内在的能力需要得到更加精细的区分和考量,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展现并不仅限于课堂互动这一种形式。

虽然高校拥有最具包容性、开放性的生活环境,但当积极主动的人成为那个在课程中最先分得一碗羹的人时,从某种程度上也无形中加重了内向者的心理压力。

老师告诉你所谓的小秘诀,“学会积极主动表达才能够拿到更好的分数”;家长告诉你“要主动一点,多和身边的人交朋友。”而这些声音好似将“内向”直接指向一种缺憾,反复的言语表述总是致使“真理化”的树立。来自四面八方外界的声音蒙上善意的面纱,却早已偷偷地对“内向与外向“做上了价值判断。

内向者试图改变,也在改变中沉溺。渴望冲破人际所围构的层层围墙,挣扎塞满改变所指向的条条路口。如此的沉溺或许源于外界价值倾向施予内向的“缺憾”意识,源于自身性格受限他人构造价值体系的“优劣”判断,源于改变过程无力致衍生自我怀疑“价值”困境。若说他人的质疑驶向暗礁满涌的海峡,那么自我的怀疑则无疑沉溺本我于海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