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当地饥饿、减少米面摄入-降低恶性肿瘤发生风险

 seanlai74 2019-03-11

众所周知,今天的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从人和猿开始分化到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的新人阶段,至少经历了400多万年的漫长进化历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人类的祖先生存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通过狩猎获得的肉食,因此是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距今不到1万年的农耕文明的出现,人们才逐渐学会了种植,以米面为主要生存食物大约从那时开始。一句话,人类的基因更适合肉食!

适当地饥饿、减少米面摄入-降低恶性肿瘤发生风险

这大概也是我希望表达的观点:更多的淀粉类(米、面为主)及糖类食物→血葡萄糖增加→血胰岛素增加→各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应运而生!今天我重点谈谈血葡萄糖、血胰岛素和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

早在上世纪3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劳斯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如果使实验动物始终处于半饥饿,那么它们的恶性肿瘤的生长特别慢。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伯特做了进一步实验。将乳腺癌细胞移植到100支小白鼠身上,然后分两组。一组每顿均吃饱,另一组每顿提供最少可能的食物,结果吃饱组有26支小白鼠患乳腺癌,另一组无一生乳腺癌。

适当饥饿对防止癌症的发生、发展有益。为何?上世纪60年代著名学者霍华德首次利用实验给出了答案:胰岛素在促进健康组织生长的同时,也促进恶性肿瘤的生长。而适当的饥饿恰恰使机体内血糖相对处于较低状态,血胰岛素水平自然处于较低水平,肿瘤的生长自然受到了抑制。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发生突变的产物。我们的一生都必须经历上万亿次的细胞分裂历程,这一历程出现突变的概率太太了,但是尽管身体中每天都有出现一定细胞的突变概率,但大多数突变细胞因为没有合适的生存土壤而自生自灭。但是假如出现某些突变的细胞具有对胰岛素更加敏感,换句话说就是这部分细胞具备了攫取自身发展不可或缺的最主要的营养素-葡萄糖时,其生长的势头必定是疯狂的。

最新的研究也佐证了高血糖、高胰岛素对恶性肿瘤的诱发作用。长期的高血糖为肿瘤细胞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来源,而高糖导致细胞浆内的线粒体(一种能量加工厂)的破坏极大降低了正常细胞获得能量的能力,而肿瘤细胞则不受影响。此外,恶性肿瘤细胞表面的更为丰富的胰岛素受体使高胰岛素血症状态下更强的获取葡萄糖的能力。

由此,我们有理由推测:轻断食或者低碳水化合物食物必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的减少以及血液胰岛素水平的下降,也许对于减少恶性肿瘤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