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6.5,有人说是米面吃多了所致,换成小米就不会,是吗?

 天天听健康 2020-02-03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有朋友问:空腹血糖6.5,有人说是常吃米面引起的,把主食换成小米就能恢复正常,是这样吗?

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发生虽然与吃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吃了什么或是不吃什么这么简单的关系,简单地说是“看你会吃不会吃”的问题,如何理解呢?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血糖?通俗地说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经胃肠分解成葡萄糖并吸收入血即成为血糖。很显然,食物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越多,分解产生并吸收血的葡萄糖也会越多,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就会越高。

其次了解一下血糖是干啥用的?血糖是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生理活动越旺盛消耗的血糖也会越多,如果用不了有剩余时,机体会将血糖转化成糖原或脂肪贮存起来,当血糖消耗过多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时会被释放出来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

需要知道的是,血糖的利用和转化都离不开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参与,它就像工厂的工人,如果没有工人干活,生产原料无法加工成产品便会造成原料大量堆积一样,血糖就会升高。因此,高血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机体胰岛素的缺乏。

了解了这些知识再来看米面与小米,很多人把小米看作是粗粮,也都知道高血糖及有糖尿病的人吃粗粮有好处,因为粗粮里含有有碳水化合物比米面少。实际上并非如此,二两米面与小米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大约都是75g左右,差别很小,最终转化成的血糖也几乎一致。但为什么又建议适量地吃小米呢?

这是因为血糖的高低不仅受从食物中吸收问题多少的影响,还与吸收的速度密切相关,食物中同样多的葡萄糖,最终被吸收入血的总量是一样的,但吸收的速度越快血糖的升高幅度越大,这就要求机体胰岛细胞能适应血糖的快速升高相应地增大胰岛素分泌量,及时促进血糖的利用与转化,才能将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由此可知,高血糖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机体不能及时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

小米虽然与米面最终被分解吸收的葡萄糖总量是一样的,但由于小米中的膳食纤维比米面多得多,而膳食纤维是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它在胃肠中所起的作用类似于一块海绵在吸水,将葡萄糖、脂肪等“吸”在其中,从而达到减慢葡萄糖吸收速度的作用,有助于降低高血糖的幅度,但它并不能改变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多少,如果自身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下降时,吃了小米高血糖也一样会发生。

综上所述,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发生与吃了米面或是小米没有直接关系,根源在于自身胰岛功能发生了问题。当然,吃小米更有助于降低进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有利避免血糖的大幅波动,但不会改变高血糖发生事实,更不可能降低高血糖。

因此,要从饮食上预防糖尿病或是控制血糖,关键在于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减轻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担。实际上有糖尿病的人即便是吃粗粮也不能多吃,因为大多数粗粮比如小米、莜面、荞面、豆面等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并未比米面少多少,只不过有利于减慢消化吸收的葡萄糖的速度而已。

【如果此文帮到了您,点个赞打个赏点击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