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中苍凉悲壮的西北边关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11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如果说起随便找个人就会背的诗,背靠“旗亭画壁”典故的《凉州词》一定算一首。

这诗写的是西北景象,凉州在如今的甘肃境内(武威),玉门位于如今的敦煌市。

“戍边”在诗作中极为常见,早在《诗经》中就有着对戍边将士的描写,比如《采薇》。不过相较于之前边塞诗多是在北方不同,唐朝的边塞诗描写的多是西北,毕竟主要冲突对象是突厥人。

《凉州词》,顾名思义,是《凉州》的歌词。

《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乐苑》

王之涣这两首诗,一首以“戍边将士”为主角,一首则是反映了“不肯和亲归去来”的大唐之威。无论是前一首的眼界,还是后一首的自豪感,这都是“盛唐气象”的表现,是后世诗人无可模仿的。

以前专门说过“盛唐气象”,这是一种建立于盛世背景下的充满时代感的抽象说法。在这个时期,不仅有诗仙诗圣,更有一众杰出的边塞诗人为大唐奏响盛世之音。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王翰《凉州词二首》

一样是《凉州词》,一样的盛唐气象。“醉卧沙场君莫笑”,只这一句便尽显豪情。

没有人是好战的,戍边从来也不是什么好差事,但是,为了国,为了家,为了男儿热血,哪怕“古来征战几人回”,哪怕“塞外风沙犹自寒”,驻守边疆的无数男儿依旧选择了藏起思乡一片心,藏起记忆里的繁华长安,因为这一切都需要靠他们守护。

边塞诗确实壮阔,但也无比悲凉。历代诗评人读过边塞诗后,都不约而同的用出了一个词:苍凉悲壮。

确实没有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些边塞诗了。

是,盛唐繁华,但维护着繁华的,却是无数到老不还家的征人。也正因如此,我觉得支撑起诗家“盛唐气象”的正是这一首首苍凉悲壮的边塞诗。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也许多数人最熟悉的还是其中“不破楼兰终不还”那一首,但是,我觉得这七首《从军行》是一样的精彩。

“诗家夫子”王昌龄写的最多的就是七绝,世称“七绝圣手”。而为他在诗坛奠定基础的,则是他不惑登第前在西北写下的边塞诗,包括《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也是那个时候的作品。

战场、黄沙、羌笛、胡笳……

这些都是边塞诗中最常见的意象,但无论什么时候出现,总会带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有些东西被写多了总会给人一种司空见惯的疲倦感,但是这边塞风光却是不同。正如那写不尽的“春花秋月”一样,大漠飞沙、胡笳羌笛也一样是写不完的。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孟浩然《凉州词》

也许提起孟夫子,人人都会说他是一个田园诗人,笔下不是山水就是田园,闲适自在。但就这首《凉州词》来看,孟夫子的“边塞情”也并不弱于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这些边塞诗人。不过想来也是,如果孟夫子胸中无豪情,如何会受到诗仙的崇拜呢?

同时说起王昌龄和孟浩然,我心中总是有个疑团解不开。

正字芸香阁,经过宛如昨。幽人竹桑园,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欲无言。

——王昌龄《寄是正字》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孟浩然《寄赵正字》

-_-||

这诗呢,有两个版本,作者呢,也说不清。我很喜欢这首诗,或许是因为当年看过的那部漫画吧,对于这两个版本,我更喜欢第一个版本,也就是上面标作王昌龄所作的版本。

王昌龄和孟浩然是好友,孟浩然的离世也是在二人相见后,纵情宴饮,食鲜疾发的缘故(贪吃也真的是个大麻烦)。大概正因为两人关系好,所以这首诗在整理的时候才变得分不清作者了吧。不过反正都是劝好友“不如归去”,谁写的也没什么分别了。

(⊙o⊙)…呃,扯远了,其实今天的主题是边塞诗来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