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碑体

 瘦牛轩 2019-03-11

概念形成于清末,是指北魏碑刻中以斜画紧结、点画方峻为特征的楷书书体。这种书体主要流行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至北魏分裂为东、西魏这一时期洛阳地区的碑刻中。代表作品有《龙门二十品》、太和、景明、正始年间墓志,以及《贾思伯碑》、《张猛龙碑》、《马鸣寺根法师碑》等。

这类楷书多用方笔;横画出锋,收笔下顿,横画向上倾斜;撇画突出,收笔平挑;捺笔雄壮,收笔平出;竖多下顿后向左平出;斜画紧结,字形横扁,且整体呈欹斜态势。笔法刚劲、潇洒,撇画捺画突出,如长枪大戟,刀砍斧凿,给人以遒劲雄壮之感。

典型魏碑体最早见于北魏迁洛后的龙门造像记。自迁洛至分裂为东、西魏不到四十年间,洛阳一带魏碑体墓志的风格有较明显的阶段性。太和二十年至正始四年(496-507)的墓志,笔画多作斜势,并带有浓重的刀刻意味,凛厉角出,气象雄峻,它们与《龙门二十品》中大部分造像记风格相似,如太和二十年《元祯墓志》,二十二年《元僵墓志》等;永平、延昌、熙平、神龟年间(508-519)的墓志渐趋典雅融和,风格亦多样化。有时会发现许多方墓志为同一种风格,似为一人所书,可能当时出现了一些写墓志的专业书手。书风渐趋温润流丽,这与石工刻字技艺经多年训练而提高,刊刻逐渐细致,从而使书丹笔意得以充分表现,自有较大的关系。但是这时期仍有不少墓志沿袭太和、景明间雄峻方劲的风格,如《高宗殡耿氏》、《高宗充华赵氏》;正光至北魏末(520-533)十余年间,墓志数量较前二十余年更为增多,其中许多墓志仍沿袭正光以前的各种风格,但从总体看就更趋华美秀逸了,代表作如《常季繁墓志》和山西永济境内的《张玄墓志》,刻工刀法精致,见拓本如同墨迹。

责任编辑:刘乐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