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如何有效推行绩效考核?

 仰天长笑123 2019-03-11

导读:一篇曾经引发热议的文章《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作者认为,索尼引入美国式的绩效主义,扼杀了企业的创新精神,最终导致索尼的失败。真的是绩效“毁了索尼”吗?到底是什么毁了索尼?本文不做深入探讨,毕竟企业的成败跟战略、市场、产品、经营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基本价值主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工具,在中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

一、为什么要推行绩效考核?

在推行绩效考核这个问题上,企业首先要明白推行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推行绩效的目的是为了把人管好,让他能够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做事;有的人认为推行绩效考核是为了让员工做出更好的业绩;有的人认为推行绩效考核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加员工的收入。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1、从组织的角度:保持“组织活力”

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的组织,组织的活力要远远大于对个人积极性的追求。因为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个人的积极性未必代表着组织的活力。组织是若干个人组成的,当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的组织活力才能呈现。我们常说的“大企业病”就是企业的组织活力没有了。当企业规模小的时候,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都能够去积极地完成工作;当企业大了以后,层级多了以后,组织的反应能力就出现问题了,所以,我们推行绩效考核的首要目的应该是保持组织活力。

2017年,在华为的一个战略务虚会上,华为公司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两个关键是“方向只要大致正确,组织必须充满活力”。像华为这样的标杆企业,都认为组织活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那么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组织活力更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石。

2、从个人的角度:让员工的行为与其收益挂钩

“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根源是你的薪资结构只由固定工资组成。从人力资源的角度而言,你要把它做一些调整:底薪+绩效工资。

这是一个总的结构的调整,要让所有的管理人员知道,他的收入不再是做好做坏一个样,不再是做多做少一个样,而是跟他的行为息息相关。

二、推行绩效考核的3点建议

1.推行绩效考核不要贪大求全

朗欧多年的驻厂管理咨询经验证明,一个负责人头上最佳的考核指标为3-5个,比如,考核生产主管的关键数据指标有效率(人均产量/人均产值)、品质(合格率)、材料成本。很多企业一谈到评估数据,就试图把所有的数据加上去,比如,针对生产主管的考核还附加了员工流失率、安全、5S评分、质量……这些数据要,但是不要作为绩效评估的重点关注对象,或者说我们绩效评估做到一定阶段后再不断添加。

所以,我们不要追求大而全的考核,有的企业试图通过360度的考核让员工能够拼命地工作,试图通过一个“紧箍咒”就让员工能够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办事。贪大求全的考核最终的结果将会导致员工为了考核而应付考核,非但造成考核作假、管理的浪费,还会引发被考核人员的抵触。

2.考核、绩效评估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

只要你做任何一件事情敢于公开,不怕别人知道,这就代表着一种正义。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很多老板到年底发奖金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发,每个人发多发少完全靠老板个人感性的评估,而不是靠业绩的佐证。所以,往往发出一堆抱怨,好事变坏事。

我们的考核不能够靠感觉、不能够靠经验进行评估,而应该是公开、透明地用机制进行约束。也就是建立绩效评估的规则,你做得好与坏,都有相对应的绩效与你挂钩。只有通过公开、透明的考核,才能够做到公正,才能够让员工信服。

3.综合量化进行绩效评估、考核

很多人跟我反馈说,我企业的很多工作很难进行量化的考核,比如研发技术部门,我该怎么考核呢?所以,我提出要综合量化进行考核。什么叫综合量化考核呢?比如,考核PMC的订单准交率,它的综合量化考核方式是,同时考核生产周期和订单准交率。如果仅仅考核订单准交率,那么可能会导致我们承诺客户的交期越来越长,虽然你的订单准交率越来越高,但对与客户需求来讲,这样的考核是无效的。

再如,考核拉面馆的师傅,如果仅仅考核他每天的销量,可能导致拉面师傅为了冲量而可以“讨好”顾客,如,增加过量的牛肉、面条。这样下来,客户是认可了,销量也起来了,但成本上升了,利润率也下降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综合量化进行考核,不仅要考核销量,还要综合考核成本及整体利润率,这样就能够让行为与收益很好地进行挂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