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冬不拉拉 2019-03-11

1983年6月,他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轻工业学院(现陕西科技大学)原基础课部从事数学教学工作;90年代初,深圳特区经济飞速发展,不少企业向他伸出橄榄枝,以丰厚的薪资待遇诚意邀请他去工作。经过一番考虑后,他割舍不下深爱的教学工作,选择继续站在大学讲台上,这一站就是35年。他就是陕西科技大学教授——蔺小林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蔺小林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科技大学文理学院院长,校级学术带头人。编写本科生教材《线性代数》(2013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并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2016年)。出版教材多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厅、教育厅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从教授到学生:他甘之如饴

作为一名从事大学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老师,虽然这些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已经成形,但蔺小林并没有不断重复'昨天的自己',他说:'我反倒认为基础课更需要老师反复学习、深入研究,挖掘其中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用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全新的体会激发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

2003年,蔺小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在职攻读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当时他已经42岁,并且已经是教授职称,所以有些人觉得很不解:'你都已经是教授了,怎么还不嫌麻烦回头再去做学生呢?'蔺小林却觉得这件事'很值得'。读博的5年间,蔺小林办公室的灯关得更晚了,家里的电视机几乎没有开过,每晚都到两、三点才睡觉,周末更是当作工作日来过。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即便如此,蔺小林仍然甘之如饴。能够向导师、向高水平的老师们学习,同时还能学习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这些难得的学习机会,带给蔺小林的是素养的丰富和格局的提升。

编写教材:被广泛使用

在西安交大学习的日子里让蔺小林意识到,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虽然重要,但由于编写思路和方式有限,往往其学术形态的表现形式枯燥、乏味。于是,蔺小林从自己上的《线性代数》这门基础课的教材着手,留心着手搜集了大量线性代数在应用方面的实例,带领团队把这些生动形象的生活实际问题与数学理论紧密结合,编写了一本既能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又能发掘那些'火热的思考'的本科教材。

在陕西科技大学,已经有连续6届学生使用了这本教材,陕西、甘肃、河南、山东、安徽等地区的数十所高校也使用着这本教材。这本由蔺小林主持编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不仅圆了他'写一本应用全面、有特色的基础教材'的心愿,还于2016年6月获得了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指导数学建模竞赛:连续10年获一等奖

多年来,蔺小林坚持指导陕西科技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队员,为他们进行赛前培训。1995年全校仅有2支队伍、6名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而现在每年暑假的科大校园里都有大量学生自愿留校参加数学建模培训,2018年就有来自9个学院的730余名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最终选派了61支队伍参赛。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践,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已经成为陕科大学科竞赛中的一张王牌,在一等奖获奖率不到1%的全国大学生本科数学建模竞赛中,陕西科技大学已经连续10年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累计获得一等奖17项,在陕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而这一切都与蔺小林的坚持和努力密不可分。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2017年,蔺小林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优秀组织工作者和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者的称号。关于'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拿了多少与数学建模竞赛相关的奖项,更在于把数学建模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是蔺小林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执着追求的目标。

42岁以教授身份读博,他放弃深圳优厚薪资,选择扎根西北35年!

陕西科技大学共同成长的岁月中,蔺小林从没忘记当年那个对教学满腔热情的毛头小伙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陕科大培养了我,基础课部数学教研室的老教师们培养了我', 能够成为陕科大教师中的一份子,蔺小林觉得是他一生之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