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在别处》第一部《诗人诞生》读7——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

 人也昔兮 2019-03-11

《生活在别处》第一部《诗人诞生》读7——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

雅罗米尔现在是一个中学生,他在小学时候十分容易取得的成绩在中学变得很难取得。这对雅罗米尔的最大影响在于,一直以来,他内在世界的光荣在这种黯淡中渐渐消失了。

在中学课堂上,老师总在讲悲观主义的书,在这个世上看到的只是悲惨和废墟。雅罗米尔这才认识到他把生命比作野草的箴言是多么的平庸。由此,他认识到,他的思想根本不属于他自己的,因为所有的思想都早就以某种固定的方式存在于这个尘世了。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借取,就像到公共图书馆借书一样。

但雅罗米尔常常问自己:他自己又是谁呢?实际上,人的自我又是什么呢?他总是关注自己,想要审视自我,可是他找到的只是那个全副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审视自我的那个形象。

他的母亲看到他的绘画勉强达到中等成绩,于是想起两年前谈到他内在世界独特性的画家。她翻出画家的地址,打电话请他给儿子补课,以便能够弥补他成绩单上的不足。

雅罗米尔开始跟着画家学习绘画。

在画家的画室里,画家看着他的画本,然后说道:“还是一样的东西,没有什么方向。”雅罗米尔让画家看的,依然是狗面人身的画,他第一次给画家看他的这些画时,画家肯定了他有着独特的内心世界。然而这一次,画家不仅没有对他有所赞扬,反而在否定他。这让他感到尴尬和失望。

画家给他一支笔一张纸:“现在你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不要过多考虑,只是把脑中的东西画下来。”雅罗米尔害怕了,他不知道画什么,什么出画不出来。绝望之下,他只好再次救助于狗面人身。画家很不高兴。

最后,雅罗米尔窘迫地说他想学水彩画,因为在理论上画画的时候,他总是把颜色弄到事先勾勒好的线条外。

画家对他说:“你妈妈已经告诉我了,但是现在,忘掉这件事,也忘掉狗。”然后,画家拿了一本很厚的书,在雅罗米尔面前摊开,指着其中的几页让他看,深色的背景,黑色的生硬线条恣意蜿蜒,雅罗米尔想到了千足虫,海星,蜘蛛,星星和月亮,画家相信孩子的想象力,希望他也画出类似的东西。

雅罗米尔还是不知道画什么,画家告诉他:“就画线条,画你喜欢的线条,画家的责任并不在于再现事物的线条,而在于用自己的线条在纸上构筑一个新的世界。”雅罗米尔画了一些他一点儿也不喜欢的线条,涂黑了好几张纸,最后,把一张钞票交给画家后回了家。

这次拜访和雅罗米尔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它没有能够为他找回失去的内在世界,恰恰相反,它剥夺了雅罗米尔惟一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当妈妈问他对这次绘画课感不感兴趣时,他显得很激动。

如果说这次拜访没有能肯定他的内在世界,他却从中发现了一个任何人都无法进入的特殊的外在世界,这个世界突然之间给了他某些微不足道的特权:他看到了一些奇怪的画,他感到无所适从,但是其中自有一种优势存在。他看到了那些画的不同寻常,还听到了不同寻常的想法,他接受了这些观点。

他再次去画家的画室时,带的是从未曾给人看见过的素描本。他在那个素描本里,画满了裸体女人。那些裸体女人除了头几页是几张态度傲慢、成熟而强壮的女人,接下来的全都是没有头的女人。

雅罗米尔班上有一个女同学,他很喜欢她,他经常渴望看到她不穿衣服的样子,他从来不曾实现这一愿望,为了满足这个愿望,他想法弄到女同学的一张照片,把照片上的头裁下来,拼在那些只有身子的裸体女人的素描上。那些无头女人的姿势非常奇怪,比如说蹲着的,好像在小便,还有在柴堆上的火焰中的,有一个无头女人被尖头的木桩穿透,一个无头女人被砍去了一条腿......

雅罗米尔感觉他的这些素描有着某种东西接近画家所做的事情,那是禁忌的气息,是某种独特之处。画家翻看着素描本,什么也没有说,他抓起一本厚书递给雅罗米尔,他在那本书里,看到了画着大屁股男人的一面,那个男人用拐杖支撑着他的大屁股,还有一页画着鸡蛋里开出一朵花,另一页是一张爬满蚂蚁的脸。

画家走近雅罗米尔,说:“我们通常会忽视绘图员这个角色,可这是一个错误,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世界原本是什么样的,然后才能进行异乎寻常的改变。”

然后,画家在他的素描本上,大幅度地修改了他的裸体女人。改变了原有的线条比例。

在米兰编织的这个故事情节里,我看到了雅罗米尔不同的内心世界。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雅罗米尔的不同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人类内心世界存在的形象展示。

雅罗米尔第一次从画家那儿听到他有独特的内心世界,他并不明白画家所说的内心世界是什么?但他为这句赞扬感到高兴和鼓舞。

我们可以说,雅罗米尔的高兴和鼓舞,就是他的第一重内心世界的存在。他的这一内心世界,与母亲的爱具有密切的关系。或者说,雅罗米尔的这一内心世界是由他的母亲建立的。在他刚会说话的时候,母亲肯定他有非凡的语言天赋,母亲的这一肯定,鼓舞他去寻找可以博得大人们笑声和鼓掌的语言。

雅罗米尔的第一内心世界就这样存在了,在这个世界里,雅罗米尔感受的是一种关爱,一种鼓舞,他那么快乐,因为,那些关爱和鼓舞,是在他无意中得到的,可以这样说,这个受鼓舞的内心世界,是他不用有任何付出就能满足的。

这是一个完美的内心世界,也是生命的本质世界,由此,它也是每个人一生向往的世界。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个世界里走出来的,所以,对这个世界人人不忘。

雅罗米尔,在小学阶段,并没有从这个内心世界里完全走出来,因为在他的身边,还有无数掌声和赞赏的目光,然而这种掌声和目光很快消失了,并且变成了敌视和远离。原先倍受鼓舞的内心世界,现在开始有了别样的滋味,他在生活现实里,内心世界开始发生了变化,他用内心世界的目光看到的不再是母爱的纯洁和美好,而是悲惨和废墟。

更可怕的是,雅罗米尔进入中学后,成绩不仅得不到赞赏,并且让他为之悲哀。生活现实变得残酷了,要想得到赞赏,就必须先有付出。从倍受鼓舞世界里跌入现实生活的这个残酷世界里,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与多数人一样,充满着悲观色彩。

小时候被母亲和家人赞赏的箴言,在中学的课堂上,变得非常平庸,由此,他否定了自己,也不再相信思想属于某一个人,他虽然有时候也有思考,但从最终看,他不过是一个思考的形象,他的存在,表示的就是这个形象而已。

雅罗米尔的第二内心世界,难道不正是所有人走进生活之后有的内心世界吗?

他的母也许看到了他的这一悲观内在世界,她很为他担心,正如所有的人再也走不出这个内在世界一样,最终只能是陷入其中,聊赖一生。其实,雅罗米尔的母亲只看到的是他的中等成绩,于是让他去和画家学习绘画。

雅罗米尔带着他的再生内在世界走进了画家的画室。他想继续得到画家的赞赏和肯定,同时又在画家里什么也画不出来感到害怕,这再生内在世界,让他在画家的画室里感到十分窘迫和尴尬。

但他在画家的引导下,很快感觉到了另一个世界有自己的面前出现了。画家带他进入了艺术的内在世界。这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是很多人看不到的世界。画家发现了他的这一独特性,决心带他从他以前两个内心世界里走出来,走进这个艺术的内在世界里去。但要进入这个世界,首先要了解眼前的现实世界,然后用艺术的线条,也就是自己的线条去超乎寻常地改变它,最终进入艺术的世界。

不过,在这里,我只是看到了雅罗米尔站在了这个内心世界的边缘,他还没有真正走进去。但在他面前呈现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我已经看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